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涅槃经二十八曰:愿作心师,不师于心。...(1717~1790)朝鲜禅僧。密阳(庆尚南道)人,俗姓朴。号默庵。字耳食。十四岁住于澄光寺(全罗南道乐安郡),十八...【我有色死后有想论】 p0651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一页云:依第一见,建立第一我有色死后有想论。谓彼外道,执色为...(杂名)帝释天之宫殿,在善见城内,名殊胜殿。俱舍论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半,周万逾缮那。金城量高...禅宗公案名。唐代禅师密师(神山僧密)与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对话间,显示临机应变、不拘泥于贵贱高下之灵活机法。...梵名 Buddha-locanī。又作佛眼部母、佛眼明妃、佛眼尊、虚空眼明妃、能寂母、金刚吉祥眼、一切如来佛眼大金刚吉祥...【义妙】 p1239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义妙者:谓能引发利益安乐故。...1、旧译五蕴为五众,众是和集的意思。 2、指出家五众,即比丘(受具足戒的男子)、比丘尼(受具足戒的女子)、...子题:四重戒随毁一重诸余戒分用则无力、根本戒、四根本三乘依住、四处得死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明了论解,此四...(仪式)法会之初,为劝请神祇读般若心经一卷,以拂魔障。...【一切种苦中有十苦】 p0015 瑜伽四十四卷十三页云:一切种苦中,复有十苦。谓如前说五乐所治,有五种苦。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古印度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世尊对比丘们开示:当檀越施主恭敬供养时,能够得到五种功德福报...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顺,尤其是工作比较紧张的人。在向自己询问问题的各种各样的人中,大家普遍的念头是感觉自己...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不做,得不到什么好处。一天二十四小时,就是在那儿名、利、贪...问: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常敏法师答: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恶鬼,畜生,这六道里...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除了维护教誉,一切争执,均宜以忍来平息! △ 莫大之祸,...
首先,应听闻僧宝所说之正法(而不是网络上论坛、博客之类的道听途说,或白衣上座的师心说法)。 慎思明辨所闻之法...
世上的一切,有多少人力不能为?至爱的亲人离世,人命无常不能为;财富真正是五家共有,腰包里的财富不能为;疾疫灾...佛说经咒甚多,谁能一一遍持。古人择其要者列为日课,早则《楞严》、《大悲》、《十小咒》、《心经》,念毕,则念佛...
拘碍
【阿毗达磨辞典】
拘碍有三,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顾恋身财无所觉了乐处愦闹,得少善法便生厌足,由此不能修诸善法故名拘碍。依贪瞋癡顾身财等,拘碍有情不得自在修诸善故,又此顾恋身等,即依五种心拘碍说。何等为五?谓顾恋身顾恋诸欲乐相杂住,阙于随顺教诫教授,于诸善品得少为足,拘碍心故名心拘碍,诸如是等烦恼义门差别无量。
上篇:俱有相应 | 下篇:苦谛共相 |
指坚固之正信心。以正信为坚牢而不破,故称为坚牢心。本行集经卷六(大三·六八一上):“正信是法明门,不破坚牢心...
愿作心师
最讷
我有色死后有想论
帝释宫
密师白兔
佛眼佛母
义妙
五众
四重戒持毁得失
神分心经
一切种苦中有十苦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恭敬供养能得五种功德福报

顺逆在于一念间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忍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