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又作回物。指信徒所布施之物。永平清规卷上典座教训(大八二·三二一上):“施主入院舍财设斋,亦当诸知事一等商量...【得圣性】 p0994 大毗婆沙论三卷七页云:得圣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圣法;故且说彼以为...亦名:结说戒堂法并解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结解说戒堂者,多人别造,至时须定。故立法示,后集无疑。既设说已,...(本生)本起经上谈本生云:昔定光佛出世时有谓为儒童者。闻佛出世,喜行城中,欲以华供养,不得。有一女瞿夷,持七...指于尘境起诸染着而生之三种惑业。即:(一)俱生思惑,乃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时所生之爱恶心。(二)依见思惑,乃随见...【自在常住能生世间不得成立】 p0604 显扬十四卷十八页云:复次亦无自在体性常住,能生世间。何以故?颂曰:功...九种大乘菩萨所修的禅定、即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净禅...(术语)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执之但空,谓之真空,非有之有,而非如凡夫妄计之实有,谓之妙有。故以真空之故,缘起...为“远果”之对称。指接近“因”之果报。又作正果。于内而言,如由业种子所生的一期之身与其死骸,前者为近果,后者...【诸欲粗事】 p1345 瑜伽三十三卷二页云:云何寻思诸欲粗事?谓正寻思于诸欲中,有内贪欲;于诸欲中,有外贪欲。...又作茅环、指钏。以茅草所造之指环,为密教修法时所用。据苏悉地经卷一载,行者若供养、持诵、护摩时,着草环于右手...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最近住院,发现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脏病、脂肪肝、冠心病等等,都是因摄入了过量的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否,临终处理至关紧要。如何引导亡者神识得所,助成往生西方的...佛陀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国中的须达长者有七个儿子,由于他们不信仰佛教,不欢喜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令长者忧...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法藏菩萨说: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如来慈悲,讲述十方诸佛...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人富有之后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问题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得到答案...1、已经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为何又制订准提施食法,其原因为何? 答:准提施食法与一般施食仪轨是一样的.只是在...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你会发觉这两部经的味道非常...
我的老爸一生历经磨难,平时经常唉声叹气,责怪老天的不公平,把所有的灾难都让他承受。经过大手术后,爸爸的性格异...
嫉
【阿毗达磨辞典】
嫉者,耽着利养不耐他荣,瞋之一分心妒为体,令心忧戚不安隐住为业。
上篇:慧解脱补特伽罗 | 下篇:惛沉睡眠盖 |
(术语)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是空之相状也。智度论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
回物
得圣性
摄僧说戒堂结法并解
瞿夷本生
三种思惑
自在常住能生世间不得成立
九种大禅
真空妙有
近果
诸欲粗事
草环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推荐】能开素食餐厅,其功德不可估量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持戒的功德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做大事业需要哪种精神
施食法问答集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