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复次略说决择有四种,谓谛决择、法决择、得决择、论议决择。谛决择复有四种,谓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说。...【初静虑中未断苦根】 p0683 瑜伽十一卷十一页云:问:何故苦根、初静虑中、说未断耶?答:彼品粗重、犹未断故...【二取】 二取有四种解说。一、相、见二取,所取者为相分,及能取者为见分。二、名、色二取,五蕴中的第一蕴为色,...(人名)真宗七祖之第四祖。唐并州玄中寺道绰,并州汶水人。称为西河。十四出家,讲敷涅槃经,后诣石壁玄中寺,读昙...(术语)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是谓之五分法身。戒定慧三者如上。解脱者自慧断惑,解惑之系缚,即...【摄善法戒】 p1458 瑜伽四十卷二页云: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二种处大集会宣说正法】 p0045 瑜伽九十二卷二页云:当知此中略有二种处大集会宣说正法。一者、决择说,二者...(故事)佛母生佛后,七日而命终。姨母代养之。因果经一曰:太子既生,始满七日,其母命终。(中略)尔时姨母摩诃波...子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说八万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名数)以善为众人所知者,谓之善知识。有三种:一、教授善知识,教授我者,即我师也。二、同行善知识,与我同观行...譬喻之一种。指以假设之事物来譬喻。如经典中记载,世尊以四大山从四方而来欲害众生,比喻为生老病死等四苦之损害众...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无量义经...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附议通过者,如布萨...
曾经有一个去过非洲的人问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现实的避世宗教,很多佛教徒追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选择离群索居独自修...房间要经常打扫,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居住在这样的房间,会感到很不舒服。心灵的房间也要经常打扫,不打扫也会积满...
在日常生活和影视剧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放下屠刀就真的能...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颓,色力必为薄弱,面黄肉瘦,神志极为萎糜,多病短命,畏风寒...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搞屠宰,扩展了很多,不搞养殖业,不搞渔猎,打渔啊打猎啊,...
如果你舍了佛、法、僧三宝,你能够再找一个帮助你的、能够救度一切众生的天魔外道,能有吗?恐怕没有。 有很多人在...
打禅七的殊胜因缘,确实是难分难离。马祖门下庞蕴居士讲: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我们一...
安立差别门
【阿毗达磨辞典】
安立差别门者,谓若处显示四句等所问义,如无常经说,若正观者一切观色耶,设观色者一切正观耶。应作四句,初句,谓于受等四蕴无有常净乐我颠倒增益,又观彼为应知应断。第二句,谓于色蕴有常净乐我颠倒增益,又观彼为不应知不应断。第三句,谓于色蕴无有常净乐我颠倒增益,又观彼为应知应断。第四句,谓于受等四蕴有常净乐我颠倒增益,又观彼为不应知不应断。如因色作四句,如是因受等一切处应广说乃至说言,若所作已办者,一切自谓不受后有耶,设自谓不受后有者,一切所作已办耶。此应作四句,初句,谓诸异生乃至命终恒行妙行。第二句,谓断见者。第三句,谓无学。第四句,谓除上尔所相。
上篇:阿罗汉果补特伽罗 | 下篇:本生 |
(譬喻)花开莲现之略。是天台就法华经题之莲华立三喻中之第二喻,示开权显实之意者。玄义一上曰:华开莲现,可喻即...
决择
初静虑中未断苦根
二取
道绰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摄善法戒
二种处大集会宣说正法
憍昙弥育佛
尼戒五百虚实
三善知识
非喻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佛教道场二十种法会法事

佛教是逃避现实的避世宗教吗
打扫心灵的房间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吗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择正业而活命

供养鬼神,能给你免灾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