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618?)隋代僧。怀州(河南)人。性情平易,人乐亲近。师事净影寺慧远,精通涅槃经、十地经论。后从慧远入长安,住大兴善寺。慧远示寂后,开皇十七年(597)任五众众主,于净影寺大宏佛法,其众不减,和合如前。仁寿年间,师奉敕护送佛舍利于怀州长寿寺,有各种瑞相示现。仁寿末年,复于慧远出身地泽州古贤谷之景净寺起塔,并将佛舍利供奉于此。晚年止住大禅定寺,义宁二年示寂,世寿七十余。[续高僧传卷十] p694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指正、五、九月等各月之一日;八,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王日。谓诸天帝释之使...(名数)一虚空,二无所有,三不动,四无碍,见止观三上。...(名数)言尘沙之惑,有上中下之三品。...(杂语)不染着世间尘欲之法也。法华经涌出品曰:住于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Shamanism)为原始宗教之一种晚期形式。广义而言,亦包括未开化社会之精灵崇拜(Animism),乃属原始宗教型态之一...【本性相】 p0531 瑜伽七十二卷九页云:云何本性相?谓先分别所生,及相所生,共所成相。...(界名)Nirarbuda,又作尼赖浮陀,八寒地狱第二之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尼刺,此云裂,言身疱裂也。俱舍光记十一...(经名)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佛在菩提道场时,因金刚手菩萨之请而说延寿之妙咒。护命法门神咒经...【诸心生起由十种力】 p1359 杂集论五卷一页云:谓诸心生起,由十种力。一、由串习力。二、由乐欲力。三、由方便力...【达嚫】 尊婆须密论作檀嚫,此云财施。解言报施之法,名曰达嚫,导引福地,亦名达嚫。字或从手。西域记:正云...(仪式)歌者歌叹。呗者梵语呗匿。译曰赞颂,赞叹。是梵汉双举之语。又唱呗之义。法华经方便品曰:或以欢喜心,歌呗...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人并不因为你的年龄大而成熟,也不因为你的年龄小而不成熟,只要你一次次面对挑战、一次次克服困难你才能逐步走向成...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迟不敢受戒怎么办?受五戒是否很重要?受了五戒之后是否可以...今天继续探索因果,因为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愈久,则愈坚固。同样...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大,如果我也讲得很大,就空对空了。一般我...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着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 【像法】 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相似,在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代,其后一千...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否是一体的两面呢? 大安法师答: 二力就是谈自力和佛力,称为...
灵璨
【佛光大辞典】
上篇:灵默 | 下篇:灵隐山 |
又作作愿门。为五念门之一。指一心专念,期愿往生净土,修行奢摩他(止)而不杂他想。[往生论](参阅“五念门”1...
三覆八校
虚空四名
三品尘沙
不染世间法
萨满教
本性相
尼刺部陀
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诸心生起由十种力
达嚫
歌呗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人不成熟的六个特征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三世因果的理解
佛弟子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