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洪州宗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受马祖道一印可。后隐居于鼓山(福建闽县)前岩,即今鼓山白云峰山麓之涌泉寺。传该地原系深潭,内有毒龙,为害居民,唐建中四年(783),郡从事裴胄请师制伏,师于潭畔诵华严经,龙遂离去。众深感师之德,就潭址建寺,迎师住锡,帝敕赐“华严”之匾额,称为华严寺,大弘法化,后不知所终。[增订佛祖道影卷二(虚云)] p694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五识容有别境五所】 p0286 成唯识论五卷二十一页云:有义、五识容有此五。虽无于境增上希望;而有微劣乐境义故。...指世人于世俗上之邪智聪利。为八难之一。即世人唯耽习外道经书,不能信受出世之正法,而为入信佛道之障难。亦谓富于...诸法永恒不变的自性、本体,亦即真如、佛性。...(1740~1796)清代居士、学者。江苏长洲(吴县)人。字允初,号尺木,又号二林居士。法名际清。出身士族家庭,乾隆...(杂语)啀喍者,以口啮物也。嗥吠者张口而吼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斗诤揸掣,啀喍嗥吠。...(名数)一、白赤黄青黑(大日经一、三,略出经三,瞿醯经中,大疏六,不空罥索经九所说五色界道;大疏四所明五佛色...【无相无相等持】 p1080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八页云:无相无相、卽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灭为境。以无漏法无择灭故。...(物名)护摩坛四方之小柱也。仁王道场念诵仪轨曰:于坛四角钉佉陀罗木橛,若无此木,铁橛紫檀木橛亦得。长十二指,...十住心十住心者,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于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于菩提心论,释摩诃衍论。至其本...(术语)拣择阿阇梨也。未熟之阿阇梨,有自称大宗师,导人于邪路者,故所化宜拣择其熟未熟焉。...亦名:临坛师、七证师、尊人、尊师 济缘记释云:“外僧即三师外七证师。尊人、尊师,人师两字,并据善见;上加尊字...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足三种功德,是哪三种功德呢?第一种是皈依佛的功德,第二种是...从前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 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上的一切...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主要的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有这个所谓的果报的相续。业果相续,这个业指的是我们善恶的业...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且让不信佛的家长不误解为对其孩子进行宗教意识灌输? 大安法师...
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师在文钞对「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讲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什么叫一心归命?什么叫通身靠倒?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请放掌。 祖国大陆来的诸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祖国大陆来的...
这个比喻要注意听,开悟的关键、常跟无常这个观念,这个就是关键。我用一个比喻:譬如我后面是一面大镜子,我们这个...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表达: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等得篙师登陆后,更移...
灵峤
【佛光大辞典】
上篇:灵润 | 下篇:灵默 |
从是已后依止尸罗。释佛经中护身等义。云何名为防护身语?由彼正解所摄持故。云何身语具足圆满?终不毁犯所毁犯故。...
五识容有别境五所
世智辩聪
性
彭绍升
啀喍嗥吠
五色列次
无相无相等持
四橛
明义
拣师
尊证师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善心的仙叹

三界轮回的三大业因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慧律法师《从心开始》

凡所有相,统统是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