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五卷二十一页云:有义、五识容有此五。虽无于境增上希望;而有微劣乐境义故。于境虽无增上审决;而有微劣印境义故。虽无明记曾习境体;而有微劣念境类故。虽不作意系念一境;而有微劣专注义故。遮等引故,说性散动;非遮等持。故容有定。虽于所缘不能推度,而有微劣简择义故。由此圣教,说眼耳通是眼耳识相应智性。余三准此,有慧无失。未自在位,此五或无。得自在时,此五定有。乐观诸境,欲无减故。又佛五识、缘三世故。如来无有不定心故。五识皆有作事智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1906~1987)湖南长沙攸县人。民国十八年(1929)皈依太虚大师。研习净土诸经及藏密红教、白教、黄教等诸派密乘。...(菩萨)又作婆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婆梨。菩萨名。译曰贤护。...谓法为意。已正当知。是名法处。又法为意增上发意识已正当了别。是名法处。又法于意。已正当碍。是名法处。又法为意...【界有二种】 p0866 瑜伽九十六卷一页云:当知诸界、略有二种。一、住自性界,二、习增长界。住自性界者:谓十...(1617~1694)清代临济宗僧。四川岳池人,俗姓姜。讳道正。号莲月。尝以刀自断发,初听闻楞严、唯识等讲说,后有志...(经名)生闻梵志,刹利居士等问欲何行何等,佛一一答之。摄于中阿含经三十七。...凡二卷。竺佛念译于姚秦建元十二至十四年(376~378)。又称菩萨璎珞经、璎珞本业经。或单称璎珞经、本业经。乃叙说...药师,梵名 Bhaisajyaguru,音译作鞞杀社窭噜。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四不定下上相缘】 p0459 成唯识论七卷四页云:有义,悔眠不能缘上。行相麁近,极昧略故。有义,此二亦缘上境。有...果上的人。有三种,即佛、辟支佛、阿罗汉。...1、楞伽经所说之七空。一、相空,即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即性自之空;三、行空,三业之所作不可得;四...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问: 在家学佛逆缘多,怎么对待和处理才如理如法?如家人不许在家拜佛、念佛、看佛经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在家学...不悲观、不沮丧,生命中的危机就会成为转机。 有个朋友工作很辛苦,工作很多、指责很多,但薪水却很少。他原本总是...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境起何...
昨晚,我住进深圳一家海边的酒店,享受着怡人的风景,心情格外舒畅。走出房间,凭高远望无际的大海,海边郁郁葱葱的...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 南投县埔里镇之佛光寺,为满该寺开山乐果上人生前之心愿而兴建万佛宝殿破土,同时又因乐果上...小林觉得自己简直太倒霉了。大学毕业四五年了,眼瞅着其他同学,个个发展的都不错: 同宿舍的小王上了研究生,毕业...
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是从两方面和三方面来说。先看两方面的二义,先看觉察,再看...
何人可称善友?佛陀虽在《吉祥经》中未曾明言,但于《菩萨地持经》中为大众详述了善友标准: 善友所摄者有四事:一...
五识容有别境五所
【法相辞典】
【五识容有别境五所】 p0286
上篇:五法能摄诸瑜伽地 | 下篇:五蕴总摄一切流转事 |
为“无漏业”之对称。指不离烦恼过非之诸善恶业。在黑白等四业中,以招欲界恶果之黑黑业、招色界善果之白白业及招欲...
陈健民
颰陀和
法处
界有二种
印正
何欲经
菩萨璎珞本业经
药师佛
四不定下上相缘
果人
七空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在家学佛逆缘多,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不悲观不沮丧,危机就会成为转机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的原理》

如果利益不到众生,也要尽可能不伤害他们

道源法师: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剔除心中的杂草

佛者觉也,是觉悟到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