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体露,全体露现而显出事物之真貌;金风,指秋风。秋风吹落树叶,现出树之实体;如同吾人,灭却分别妄想,本真即全体露现。碧岩录第二十七则(大四八·一六七中):“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云门云:‘体露金风。’” p693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起信论分别无明为三种之细相与六种之粗相。...(一)意指清净无垢之僧侣。 (二)(1607~1669)明代曹洞宗僧。湖州(浙江)德清人,俗姓张。世称伴我净侣禅师。出家...子题:共语相谏、展转相谏、展转相教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多论,问:‘如经中说,但自观身行,谛视善不善;今戒...又作作茧自缚。比喻众生自起烦恼、自造惑业而沉沦于三界,犹如蚕之作茧,吐丝自缠。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一二...应受人天供养的人,即阿罗汉的义译。...(术语)推末末之功,令归于根本之德也。...(467~499)即北魏第六代皇帝拓跋宏(后改姓元),亦为中兴北魏之英主。鲜卑人。即位之初,由冯太后辅政,实行班禄...比喻生死之境界。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二八中):“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p876...【神境智作证通】 p0935 瑜伽六十九卷十一页云:复次云何神境?云何神境智?云何神境智作证?谓从一种、变作多...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有无一时不可得,非一时亦不可得。如说: 有无一时无 离无有亦无 不离无有有 ...(譬喻)智慧广大,譬如海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地藏十轮经八曰:渐次趣入深广智海。...●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佛陀开示大众:修行宁愿舍身命终,也要勤修四不坏净,即所谓的深信佛、法、僧三宝,持戒而无所毁犯。 佛陀于是进一...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的清净平等心流现出来的。这清净无染的佛号似清水珠,投到众生...
阿弥陀佛的大愿是他因地发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这种大愿、大力是针对我们这些苦难的众生而生发。在他果地上,...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没有永远的东西。今天你很有...无我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指外道所执的实我及凡夫所妄计之我是空无的;为三法印之一。 在佛法中离有情义、依他起义...从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婴儿必须经过足够的触摸,才能够健康成长。因为触摸可以刺激他体内的化学成分,协助他的心理和...
我们从一个业障凡夫来说,佛陀施设的教导是先有法门再讲心态,他是先为实施权,然后再开权显实,但是最终的结论是心...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
体露金风
【佛光大辞典】
上篇:体达 | 下篇:髑髅里眼睛 |
【波罗蜜多间杂染法】 p0792 瑜伽七十八卷十页云:世尊!何等名为波罗蜜多间杂染法?善男子!当知略由四种加行...
粗相
净侣
相谏六种
蚕茧自缚
应供
推功归本
北魏孝文帝
大梦
神境智作证通
观有无门
智海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舍身护戒之旃陀罗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地狱众生尚能拯救,何况人道众生
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无我」的简单解释
表扬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