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生死之境界。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二八中):“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p87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逆观还灭观至无明】 p0929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十五页云: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我于尔时,作如是念:谁不有故...(人名)亦作慧萼。日本人。奉橘太后命入唐,登五台,寻至杭州盐官灵池寺谒齐安,请上首义空归。日本于是有临济宗。...【富罗】 正言腹罗,译云短靿(于教切)靴。...(一)又作髻珠。即头顶发髻中之明珠。法华七喻之一。即如立有大功者,王以髻中之明珠赏赐之。比喻法华之甚深秘藏,开...(术语)异于正统派之安心也。毁斥之语。为真宗之常语。...(名数)百法明论所记贪,瞋,慢,无明,疑,不正见之六烦恼也,此六者皆为俱生之惑。同解上曰:此六即俱生,若开恶...指对三界中的众生说如何断除见思惑,以便将来出离三界的教法,如天台宗所立的藏教和通教是。...亦名:广教待犯方制 戒本疏·总辨广略二教:“问:‘广略二教,通被时机,佛初成道,何不顿说?’答:‘圣人布教,...全一卷。唐代义净撰。又作唐字千鬘圣语、梵唐千字文。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即以天地日月等汉文一千字对译梵语。此...【四种令于尸罗深生爱乐】 p0468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复次由四因缘,令于尸罗,深生爱乐。一、由师教。远离二边,制...【求有有情由食摄受】 p0696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五页云:问:何等名为求有有情?答:若有希求未来诸有。问:求有...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论》所说,学佛要以正见为先行,因为正见总摄了戒定慧三学...
问: 《印祖文钞》说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而《大宝集经如来会》上说:于自善...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一,我此身中,空无无漏;二,无诸善根;三,我此生死未得...
前几天,有几位女众想出家,我说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敬法》看看。 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母亲生下他以后,第七天死...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以果立因,使众生在大愿中得到法益,又以因中施果,令大众从...现在太多学佛的,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和比丘尼,只研读课本、经书和思想。结果他们除了学会少许的知...
我们归依佛、归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你才能看得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的困难、我...
大梦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僧正 | 下篇:大种 |
(杂名)佛自忉利天降时,帝释所造之阶也。在劫比他国。西域记四(劫比他国)曰: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
逆观还灭观至无明
慧锷
富罗
顶珠
异安心
六种俱生惑
界内教
广教后制之意
梵语千字文
四种令于尸罗深生爱乐
求有有情由食摄受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秤锤祖师散财施妻
如何得到佛法的正见

如果总担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会真的往生不了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别的地方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现代学佛人犯的一个严重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