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5~1143)日本新义真言宗之开祖。肥前(佐贺县)人。号正觉坊。家中四兄弟皆出家为僧,师排行第三。十四岁入仁和寺,学于宽助、定宽,后至南都从喜多院之慧晓研习唯识,又就东南院之觉树学三论。天永元年(1110)归仁和寺,依宽助剃度。永久元年(1113),再往南都究性相之奥旨,翌年于东大寺登坛受具足戒,又上高野山,谒最禅院明寂,受传密印。保安二年(1121)回仁和寺受三摩耶戒及两部秘密灌顶,又至醍醐寺谒理性院贤觉,传五部之灌顶,究小野流秘奥。天承元年(1131),师奏请于高野山建立大传法院,而成为鸟羽上皇之御愿寺。长承三年(1134)任大传法院座主,兼金刚峰寺座主。后辞座主职,退居密严院,专修密观;以遭金刚峰寺徒众之嫌忌,遂于保延六年(1140)率徒众避难至纪州(和歌山县)根来山,建圆明寺。于康治二年示寂,世寿四十九。元禄三年(1690)谥号“兴教大师”,或称密严尊者。著有五轮九字秘释、孝养集、一期大要秘密集等,悉收于兴教大师全集五册中。其新义真言宗系针对高野之门流而创立者,其事相之传流,称为大传法院流、传法院流。[大传法院本愿上人御传、撰集抄卷六、本朝高僧传卷十二] p68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维摩诘的简称,华译为净名,净是清净无垢之义,名是声名远扬之义,相传是金粟如来的化身,自妙喜国化生在此世上,以...(术语)梵语布萨Upavasatha Posadha,巴Uposatha,一译善宿。止宿于善之义。智度论十三曰:布萨,秦言善宿。新译...亦名:犍稚打法 子题:三通、犍稚三通、三下、犍稚长打、四十下、百二十下、中间四槌救四恶趣苦、息槌 行事钞·集僧...(术语)六蔽心之一。愚痴之烦恼蔽心性也。...(杂语)公案。师因见雪狮子,乃指云:还有过得此色者么?众无对。其条下录诸师之评语,云门偃云:当时好便与推倒。...【羊毛尘】 p0635 如色之分齐中说。 二解 积七兔毛尘为羊毛尘量。如逾缮那等量中说。...梵名 ?iksāsamuccaya。凡二十五卷。法称菩萨着,宋代法护、日称等共译。又称学处要集。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乃...起源 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人名)小乘外道二十论师之一。执那罗延天为万物之生本者。【又】(物名)宝名。义楚六帖十九曰:般若论云:摩陀罗...【鼻识自性】 p1279 瑜伽一卷七页云:云何鼻识自性?谓依鼻、了别香。...方等经典之略称。即大乘经之总称。方,方正;等,平等。大乘经典乃说方正平等之理的经典,故称方典。观无量寿经(大...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地藏十轮经...
无我,佛在小乘藏教里说三十七道品,其中有四个道品,就是四念处,(四念处之一)就是观法无我。法,就是世间的一切...
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 行人端身正坐,调顺呼吸,不使有快慢不均,粗涩喘急,一呼一吸,平静缓慢。...佛教讲信解行证,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全部谈不上,解行都是谈不上的,一定要信。但是我们今天的时代,学佛人的信心很...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们很幸运得到人身,生在中国,听闻佛法。不幸的是,自己惭愧业...
在劫初时期,世界将要形成之时,福报将尽的光音天天人,化生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以欢喜为食,全身光明,以神足通自由...
明色阴相 首先看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内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草木房舍等等,都叫色阴。 体因想生 ...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号,但是仍然会有生病、烦恼,或遇到种种障缘,这是因为他没有...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赖耶识,皆不得成。 这个地方是约着死亡的时候。即将死亡的时...
觉鑁
【佛光大辞典】
上篇:摄类论 | 下篇:曩 |
譬喻之一种。指以假设之事物来譬喻。如经典中记载,世尊以四大山从四方而来欲害众生,比喻为生老病死等四苦之损害众...
维摩
善宿
犍槌打法
痴心
仰山指雪
羊毛尘
大乘集菩萨学论
佛教历史
摩陀罗
鼻识自性
方典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倓虚大师开示随息念佛法
怎样保护学佛人的信心

【推荐】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我们的色身从何而来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