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1001)宋代学僧。浙江德清人,俗姓高。出家于杭州祥符寺,受具足戒后博涉三藏,尤精南山律,谈论之间,辞辩宏放,挫他论锋,时人以“律虎”誉称之。复旁通儒道二家之典籍,文辞颇善,声誉日高,备受当世王侯名士仰敬。吴越钱弘俶钦慕其德,任之为两浙僧统,复赐以“明义宗文大师”之号。其后宋太宗亦礼遇有加,太平兴国三年(978) 赐以“通慧大师”之号,并先后任以翰林史馆编修、左街讲经首座、西京教事、右街僧录等职。咸平四年入寂,世寿八十三。生平著作颇富,如宋高僧传、鹫岭圣贤录、大宋僧史略、内典集、事钞音义指归、外学集等。[佛祖统纪卷四十四、释氏稽古略卷四、律苑僧宝传卷八] p670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曹洞宗之门下也。...梵语 brahma-danda,巴利语同。又作梵怛。意译为默摈、梵法、梵天法治、梵杖。乃对犯戒之比丘或比丘尼所行之一种治...资持记·释释相篇:“未成[帛*系],即蚕茧。”(事钞记卷二○·四五·一五)...谓修行之事虽属困难,然终能成办。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七所说“难舍能舍”之语,亦为同类用语。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三相建立缘起差别】 p0219 瑜伽九十三卷一页云:略由三相,应知建立缘起差别。一、从前际,中际得生。二、从中际,...(杂语)冤谓怨家,亲谓亲爱者。五灯会元曰:佛教慈悲,冤亲平等。...梵名 Sūryavaj?a。释尊俗家五姓之一。释尊之祖称甘蔗王,相传其未经胎藏,乃由日照而生,故称日种。[大日经疏卷十...梵语 tri-parivarta-dvāda?ākāra-dharma-cakra-pravartana。又作当三转四轮十二行法轮、四谛法轮三会十二转说、...【猛利乐欲】 p1036 瑜伽二十八卷六页云:云何猛利乐欲?谓如有一,于上解脱,发生希慕。谓我何时当于是处,能具足...前言一切妄念,须知凡属妄念,皆是烦恼。因此烦恼,遂造一切诸业。故修道人,断此烦恼,依于菩提。菩提者觉也,烦恼...(杂名)极乐无四六回生之生死,故云无生宝国。法事赞曰:无漏无生还即真。往生礼赞曰:无生宝国永为常。...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阁下欲了生死大事,况复年临知命,来日无多,又无知识益友之可亲近,而不专修净业,一心念佛,而欲泛泛然研究诸经奥...
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说,他说有一个做生意的人,做生意的过程当中有人跟他借了半个铜钱。借了一段时间以后,做...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不仅非常护持佛法,也经常听经闻法,静坐思惟种种道理。 世间上的...
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亿声,有十百千万亿佛名显现。而不念时,便寂然矣。 前一段偏重在毕竟空的...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他讲到:他在未出家前是猎人,专门捕捉海獭。 有一次,他一出门就...
问: 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 答: 唯识法相系说明染净因果缘起事,此因果缘起不离于心。佛法重点是指出...甲、示念佛方法 ●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
赞宁
【佛光大辞典】
上篇:赞元 | 下篇:轿番 |
(术语)Homa,又作护魔,呼么。译曰烧。原为事火婆罗门烧火祀天。彼以火为天之口,谓烧飨物于火,则天食之,而与人...
洞下
梵坛
未成[帛*系]
难作能作
三相建立缘起差别
冤亲
日种
三转十二行相
猛利乐欲
转烦恼依菩提
无生宝国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倘欲即生了脱,当专主净土一门

我们是时候该看清楚生命的真相
修善如爱己

用佛号来取代你过去的念头
海獭的故事

唯识有何重要意义
印光大师嘉言录--示修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