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制伏并断除烦恼。断,指灭除烦恼之种子;伏,指制伏烦恼之现行。又就“断除烦恼”与“制伏烦恼”之先后次第而言,通常系先制伏烦恼而后断除之。 p655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楞伽经云三智: 一、世间智 谓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著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善知六处便能引发广大威德】 p1150 瑜伽七十七卷十七页云:世尊!云何修行引发菩萨广大威德?善男子!若诸菩萨、...梵语 sarva-dhyāna-vimoksa-samādhi-samāpatti-sajkle?a-vyavadāna-vyutthāna-jāna-bala。如来十力之一。又作...(杂语)没在世俗之中者。谓不能修正道之人也。...【楼至】 此翻啼泣,又名卢遮,亦名鲁支,此翻爱乐。...禅林用语。乃嘲笑人之语。谓一群俗汉所作之事,如同孩童玩泥;禅林中每以之为蒙昧无知者之贬称。碧岩录第三十六则(...【法舫】 俗姓王,河北井径县人,民国前七年(一九○四)生。他家庭贫困,自幼父母双亡,因逃避旱灾到北京,入法源...(书名)又名碧岩集。十卷,宋圆悟于澧州夹出灵泉院碧岩方丈提倡雪窦颂古百则者。然圆悟弟子大慧宗杲,提起教外别传...(人名)Bhagavaddharma,译曰尊法,比丘名。开元录八曰:沙门伽梵达摩,唐云尊法,印度人也,译千手千眼大悲心经一...指法华经二十八品。法华经乃由七卷二十八品所成,故有此称。 p1628...云何执受?几是执受?为何义故观执受耶?谓受生所依色故,是执受义。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执受,色蕴一分,五有色界...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们来到了这个,在普济寺旁边,这里叫百步沙。很多上岛的游客呢,在早上会来...佛门常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便以为这是宿命论。其实不然。讲因果报应,正是为了改造命运。因为,所谓命运,...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中,有一位名叫称伽拔吒的商人。他原本是一位家境富裕的长者子...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机好而又真诚心念佛的人,应该有一点点进步了。不过,学佛不应求速成,一定要慢慢修习。...出家行道 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 在《地藏经》的教授方法当中,说到我们若要死了,临终时,你怎样修? 我们出家行...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宗门下这个法门上得到了大的利益。到明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千七百...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唉,我这个官做得真没有意思,天天都得听那些恭维的话,听来听去都一样,实...佛教中常说的天龙八部,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是佛教八大护法神,数量很多。具体如下: 一、天众: 天就是神。著名...
断伏
【佛光大辞典】
上篇:断末摩 | 下篇:断肉 |
【蓝勃卢山龙池】 p1423 西域记三卷五页云:观自在菩萨像西北、百四五十里,至蓝勃卢山。山岭有龙池。周三十余里。...
三智(三)
善知六处便能引发广大威德
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在俗
楼至
一火弄泥团汉
法舫
碧岩录
伽梵达摩
四七品
执受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观海听涛,返闻闻自性
因果不是宿命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怎样观察念佛有没有进步
梦参老和尚《浅谈地藏菩萨的临终修法》

在这个禅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