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又名碧岩集。十卷,宋圆悟于澧州夹出灵泉院碧岩方丈提倡雪窦颂古百则者。然圆悟弟子大慧宗杲,提起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真趣,一日烧弃之,后人更拾集其烬余,传之于今。黄檗宗大智为之注释,名种电钞。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略称内净。乃第二静虑四支中之第一支。以信根为其体。俱舍论卷二十八举出二说:(一)有部异师之说,谓第二静虑远离寻...(术语)Upāsaka,梵称优婆塞,译云信男,又云信士。在家之信者,受三归五戒或八斋戒者。通俗编曰:今人出财布施曰...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见邪执】 p0639 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页云:见邪执者:谓于诸行中,执我我所。...【非空非有中道】 即是唯识中道。一切诸法有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其中,遍计为空而非有,依他、圆成为...(术语)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上首所安之慈氏菩萨,住于月轮,故谓为慈尊之月。...指禅林僧堂中圣僧龛之左右为出入板,由此而分前堂、后堂。前堂首座领前堂之大众,后堂首座领后堂之大众。头首、大众...为寺院法会时所用金属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之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 铙,古来即广用于僧家与巫觋等之...(术语)随自意语为实教,随他意语为权教。...梵语 sahā。(一)与娑婆同。为堪忍之义,故又译作忍土。此界之众生安忍诸烦恼,不肯出离,故称其土为娑呵。(参阅“...悭与贪。自己的东西不舍得给人家叫做悭;看见人家的东西就想要叫做贪。...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陈锡周居士书) 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谁不能往生之念...
我做小和尚时,每天给六祖大师的真身磕头,某天发现:我们俩长得差不多!你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我凭什么要拜你...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猛利的出离心啊!归去来,魔乡不可停啊!无量劫的轮回,无有休...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武艺的人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用威震武林四个字来形容这位武学...
在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娑婆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对照华严十玄门中的主伴圆融具德门,...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佛的层面是他无相,当然没有名字之相,所以任何一尊佛施设一个...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处就是说你的心二十四个小时,要以这四种观念常常存在你的心,...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
碧岩录
【佛学大辞典】
上篇:碧眼胡僧 | 下篇:寿光学士 |
(书名)Acala-dharma-mudrā,圣法印经之异名。圣法印经题下曰:天竺名阿遮昙摩文图。佛对比丘说圣法印者。案阿遮...
内等净
信士
华严三圣
见邪执
非空非有中道
慈尊月
出入板
铙钹
随他权教
娑呵
悭贪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为什么说拜佛是最好的运动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推荐】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的关系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