鞞瑟胝罗,梵名 Vesthila。又称安住长者。为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载,善财童子为求法门要义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中之第二十六(或作二十七)位。鞞瑟胝罗曾为善财童子解说“菩萨所得不般涅槃际解脱”。(参阅“五十三参”1048) p653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一、顺生死观。观有漏业为因,爱取等为缘,感识等乃至老死等生死果之相也。二、逆生死观。观无漏之正慧为因...指以弥勒菩萨为信奉对象之宗教信仰。在印度,早期即有此信仰,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贤劫经卷七佛兴立品等,皆以弥...(术语)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释氏要览曰: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法华经...【流转差别有多种】 p0914 瑜伽五十二卷十二页云:又此流转、差别多种。或有种子流转。谓有种子、不现前、诸法...凡三卷。北宋天禧三年(1019),道诚辑。系为令一般僧尼了解佛教知识而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为有关佛教基本概...(术语)旧曰四念处,新云四念住。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也。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是为奢摩他,依四...由因果一异,亦分四计。 一、因果一 二、因果异 三、因果亦一亦异 四、因果非一非异...亦名:四圣种依知足立 子题:知足立圣种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为知足立种,为少欲耶?’答:‘杂心云,知足...(譬喻)智慧之光明,譬如月也。唐华严经八十曰:如来智月出世间。【又】(人名)梵名若那战达罗Jānacandra,译曰...(名数)僧史略上曰:案灵祐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一曰寺(义准释书),二曰净住(秽浊不可同住),三曰法同舍(法食...【由】 p052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既命终已,导引近生,令得生起;是其由义。...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你是真修还是假修呢? 我听经闻法,吃斋念佛,当然是真修罗? 君不闻佛口蛇心的故事吗? 佛口蛇心,这话怎讲? 这是丁福...
问: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讲到,在临终时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量声闻弟子都...
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之后,在正法时代有一位聪明慧黠的婆罗门子,他是受持五戒、护持正法的佛弟子。婆罗门子某次有...
我是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生的第一批80后,有着80后典型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做事缺乏耐心,疑心病重...
口有四种过恶: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两舌就是斗乱两边,向此说彼,向彼说此,斗乱是非,令双方结冤结仇,互相危...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堪言,而有一种偏激的悲观厌世态度。诚然,放眼俗世,苦乐皆有...
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可能后悔。有这种事吗?有,还很多。有的道友,勇猛善心一发,...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在频繁的接触...
鞞瑟胝罗居士
【佛光大辞典】
上篇:鞞跋致 | 下篇:鞞摩肃经 |
【尸罗清净】 p0237 显扬三卷十七页云:一、尸罗清净。谓如有一,善住尸罗及善守护别解脱戒,如法威仪行处具足。于...
顺逆二观
弥勒信仰
偏袒右肩
流转差别有多种
释氏要览
四念处观
因果四计
四依法依知足立
智月
寺十种异名
由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真修与假修

【推荐】为什么很多念佛人害怕临终没有正念

忆念众生如子想

一个80后学佛后的蜕变

口业清净了,首先利益的是自己
谈「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