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全称婆罗门避死经。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述佛告诸比丘,昔有四婆罗门,得五通,精进修善法,有大威势,但皆畏死,遂一入空中,一入大海,一入山腹,一入大地,欲求免死,终徒劳无功。本经相当于增一阿含第三十一品第四经,然于增一阿含中,对于欲求免死者,佛陀提出需思惟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四法本。[历代三宝纪卷四、大唐内典录卷一] p652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计从他灭者,只有三种,云何三种。 一、从他有情灭 此有三种: 一、婆薮灭 如婆罗门修马祀者,取一白马...(术语)如人有印则得入国,以般若之智为印,则得入实相之理,故曰智印。又如印契判物之真伪,以智为印,刊定是非真...【道智】 p1236 显扬二卷十六页云:八、道智。谓于能断有漏诸行无漏道中,道如行出思惟,若知若见。余如前说。 二解...西晋惠帝(290~306 在位)时司州汲郡汲县(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秉性安贫乐道,常思佛法。临终之日,清净澡漱,...(术语)由星宿之法定吉日良辰,为印度之古法,宿曜经,摩登伽经,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等详说之。大日经疏四曰:良...古印度之计时单位。谓人寿之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称为一中劫。[俱舍论卷十](参...【同境依】 前五识生起有四种依,若缺任何一种,识则不生。同境依为四依之一,谓依于眼、耳、鼻、舌、身五根,此五...(职位)知殿之异名。又曰殿司。...(修法)设五处坛场而祈念佛眼尊所变之金轮佛顶尊法也。金轮佛顶,有大日所变、释迦所变、佛眼所变之三种。佛眼所变...【依根舍根】 p0769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页云:问:颇有依止喜根,能舍喜根、忧根、舍根耶?答:有。谓依出离喜根...即在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之“十地”中,自第八地以后至佛果之间,以无漏心任运相续而不起烦恼之位。又此位之功德于刹那...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勿作容易想。 每见多人于殊胜事,种种障难,或俗累,或病苦,...问: 末学有个问题请教,我是一名医生,业内常有收取药物回扣的现象。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古人云:不为良相,则...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尚未出仕前,于辛巳年秋天,染患重病,医生误投药剂,生命陷于...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句话,还想请师父开示一下? 仁清法师答: ...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的故事。因为在我们南海普陀山呀,这观音菩萨的道场。大家...
问: 放生是否著相? 大安法师答: 持戒,戒律的开遮持犯的建立是从事相上建立,所以尤其是大乘佛法,要以慈悲心为...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土善根的发露。皆前世宿命作佛道,若他方佛故,菩萨非凡人。宿...
若其未生净土之前,纵令授以人天王位,亦当视作堕落因缘,了无一念冀慕之想。即来生转女为男,童真出家,一闻千悟,...
避死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赙仪 | 下篇:避罗树 |
禅林用语。原意谓能继承父业之子;在禅林中,转指能持守师教之弟子。从容录第六则(大四八·二三一上):“药之作病...
他灭
智印
道智
卫士度
吉日良辰
一中劫
同境依
殿主
佛眼金轮五坛法
依根舍根
永不现行位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如何看待收取药物回扣的现象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放生是否属于著相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