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知殿之异名。又曰殿司。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诸业习气】 p1346 成唯识论八卷七页云:论曰:诸业,谓福非福不动。卽有漏善不善思业。业之眷属,亦立业名。同招...【佛说缘起因果俱别】 p0656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十页云:复次诸契经中,佛为所化,说缘起法;或因为门,或果为...【贪欲业道】 p0977 瑜伽五十九卷十四页云:贪欲业道事者:谓属他财产。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卽如是爱欲。...梵语 upapadya-vedanīya-karma,巴利语 upapajja-vedanīya-kamma。为三时业之一,四业之一。略称顺生受业、顺次业...(经名)三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刍为众破樵,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白佛求救,佛为说大孔雀明王神咒...【法施设建立】 p0763 此声明处六相之一。瑜伽十五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法施设建立?谓名身、句身、文身、及五德...宋代僧。越(浙江绍兴)人。住温陵开元寺,世称温陵大师。宣和年间,撰妙法莲华经解二十卷,以阐扬天台奥意。又精通...法性,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为真如之异称。法性清净,离一切烦恼垢染,故称无漏法性。大乘大义章卷上(大四五·一二七...(植物)Amalaka,果名。案庵摩勒果,即庵摩罗果,不可与庵罗果混一。庵罗果,新称庵没罗果。庵摩勒,新称阿末罗果...分列为身行、心行、理行、事行等。...(杂名)谓金刚界法师资相承之血脉也。据日本密家之说,其所传不一准。华严寺海云阿阇梨之所传者,其次第为大日,金...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
都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这个六根都用佛号来摄住。六根当中最重要的是摄耳根和意根。我们这两...仰白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观音、势至、涅槃会上一切圣贤,唯愿慈悲,证明发愿。比丘某与现前大众,建立此...
无朽问:云何仰酬祖父?菩萨曰:世间所谓孝者,以何为上?曰:能敬养,能为善,以无忘先德。菩萨曰:此虽孝而有限。...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有坏的可参,那些坏的人,才是我们的指路者,这样才会进步。祖...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儒家讲孝为至道,至德要道。而佛说的戒律,最终归结到一个字就是孝。孝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孝为制止。 至道之法...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义工,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星期天,义工大会。讲堂落成到现在,这十几年来,诸位护法居...
殿主
【佛学大辞典】
上篇:鼓楼 | 下篇:殿钟 |
(术语)在佛之周围一旋之间,诵毕一次陀罗尼也。摩诃止观第二上,明半行半,坐三昧中,引大方等陀罗尼经:礼竟,以...
诸业习气
佛说缘起因果俱别
贪欲业道
顺次生受业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法施设建立
戒环
无漏法性
庵摩洛迦
分列
金刚界血脉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做功夫
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

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