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舍,梵名 Vai?āli。为印度之古国。又作毗耶离国、鞞舍离国、维耶国、吠舍厘国。意译为广严国。位于中印度,维摩大士住于此国。又为七百贤圣于佛陀入灭后一百年,第二次结集经典之处。(参阅“吠舍厘”2820) p651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仪式)又曰顿经,一日经。于一座疾书法华经也。为追福而修之。...(一)指三种恶想。又作三恶想、三不善想。即:(一)欲想(梵 kāma-sajjā),起贪欲之想。(二)瞋恚想(梵 vyāpāda...(术语)含有生命者,与含灵同。西域记十二曰:舍金轮而临制法界,摛玉毫而光抚含生。...为五念门之一。又作回向门。即将自己之功德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以拔除众生之苦恼,并愿与众生同生安乐净土者,称...【三种法相】 p0182 入阿毗达磨论上四页云:然诸法相,略有三种。一、自共相。二、分共相。三、遍共相。自共相者:...(杂语)谓偶见即逝也。法华经言: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参看优昙华条。...(术语)谓依所立宗义之异,判佛之一代教自有别也。如华严宗之五教,法相宗之三时判教是也。出李通玄华严合论第一。...(术语)生死与涅槃融和无障之悟道也。往生论注下曰:一道者,一无碍道也,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是涅槃。...指十界。十界分为凡夫与圣者二类,凡夫指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界,称为六凡,系属有为之果报;圣...(术语)讲经论者先于文前论一部之要义纲领,谓之悬谈。如天台之法华玄义,清凉之华严玄谈是也。盂兰盆疏记下曰:未...(人名)依叹佛功德而感得口中香气之比丘也。释门归敬仪曰:香口比丘,报由叹佛。正业所感,为人所名。智度论十一曰...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晚课蒙山施食仪...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四个科目,要达到究竟圆满,可能要到成就佛果的地位才能够究竟...问: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或者早晚都可以念? 答: 慈云忏主作的十念法,只说了早晨念。因为早晨是一天的开...
目前在一群买菜的大爷大妈眼里,我是一道不一样的风景,深受小贩的喜欢,因为我从不问价,也不讨价还价,且找回的零...有个女士以为结婚后人生从此有了依靠,结果先生却遗弃她和儿子。当时她以为还有儿子可指望,结果儿子后来也离开了她...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每次都跟大家说到这个大家吉祥,在佛教的经典里面呢,...
【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众法相集而生也】。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法集合在一起,而出生的这一类有情都称为众...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
薜舍国
【佛光大辞典】
上篇:薄证 | 下篇:薜萝 |
【生】 生有多种解释,略举三例如下:一、为十二缘起的第十一支,又称生支。二、为生、住、异、灭四相之一,即生相...
顿写
三想
含生
回向门
三种法相
昙花一现
依宗教别
一无碍道
六凡四圣
悬谈
香口比丘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

平时「不要」,最后「要」回来得更多
圣严法师: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

曾国藩的平生「三畏」

如何才是真正的吉祥之相

从第八识而起,又汇聚到第八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