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唐代僧永嘉玄觉(?~713)撰。其内容与玄觉所撰之证道歌一致,可推知或即证道歌之雏形。文中所提“西天二十八祖、东土六代”之说,似为后人所增添。标题下有“招觉大师一宿觉”七字,“一宿觉”系指玄觉,因其曾于六祖慧能处,一夜间开悟,遂有此美称;而“招觉大师”显然亦指玄觉。本书之敦煌本史坦因第二一六五号、四○三七号仅抄录本书之一部分;伯希和第二一○四号、二一○五号则全部抄录。[禅思想史研究第二(铃木大拙)] p647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Prajāruci,三藏法师名。译曰智希,慧爱。续高僧传一曰:般若流支,魏言智希。二十唯识上曰:魏时有居士名...即梵语文法上,表示名词、代名词、形容词、数词等单数所用之词。(参阅“三言声”555) p47...全一卷,或二卷。印度德慧法师(梵 Gunamati,求那摩底)作,南朝陈代真谛译。又称求那摩底随相论。收于大正藏第三...(445~518)南朝梁代僧。江苏江宁人,俗姓俞。幼入建初寺礼拜,欢喜乐道,不肯返家。父母怜其志,许出家,遂师事僧...又作诸佛称叹愿、诸佛同赞名字愿、诸佛称名愿、诸佛称扬愿。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七愿,即誓愿诸佛称扬、赞叹...(名数)六地藏,六观音也。为六道所配之佛菩萨。...圆满顿足之意,即一切圆满无缺。以圆满具足之心,立地可达悟界,即可顿速成佛。故有“圆顿一乘”、“圆顿止观”等名...【灭谛相】 p1212 集论五卷十二页云:何等相故?谓真如、圣道、烦恼不生、若灭依,若能灭,若灭性,是灭谛相。如世...【牟呼栗多】 p0635 三十腊缚成一牟呼栗多。如时之分齐中说。 二解 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如年等量中说...(异类)Makara,新译摩竭,旧曰摩伽罗。鱼名。...(术语)唯识论之语。八识为自种子现行者,对于种子,则是果也。其为果之八识,于现行时,必自识之自体分,变现见相...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问: 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大安法师: 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只好用破布包着,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孩子扔在街上,还把家中...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无意义的。几岁懵懵懂懂什么都不了解,前三年离不开母亲,自己生活不能料理,...心胸狭小,看什么都不顺眼,自然也就很难容得下其他;放宽自己的心胸,可以容纳更多,也让自己吸取更多的经验、智慧...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观妻子,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云何为五?一者,怜念妻子;二者,不轻慢;三者,为作璎...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可朝三暮...
第一、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住在五阴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安稳的;因为你五阴的相状,它是业力所变现...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为是对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三世圣者产生恶心的缘故,将会成...
禅门秘要诀
【佛光大辞典】
上篇:禅门师资承袭图 | 下篇:禅门撮要 |
(术语)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称之曰圆行。华严天台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观一上曰:众生有大精进勇猛,佛说...
般若流支
一言声
随相论
僧祐
诸佛咨嗟愿
六道佛菩萨
圆顿
灭谛相
牟呼栗多
摩伽罗
果能变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安法师: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修学

弃儿的故事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无奈
宽容孕育出高贵性情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