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诸佛称叹愿、诸佛同赞名字愿、诸佛称名愿、诸佛称扬愿。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七愿,即誓愿诸佛称扬、赞叹其名号。无量寿经卷上载有此一誓言(大一二·二六八上):“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p63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三种有为、无为之灭。即择灭、非择灭、无常灭。据发智论卷二载:(一)诸灭是离系,称为择灭。(二)诸灭非离系,称...(杂语)诸佛常以莲华为座床者,盖取莲华藏世界之义。莲华藏世界者,报身佛之净土也。又智度论八曰:以莲华软净,欲...胎即胎生,宫即宫殿。指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之行者,虽往生弥陀净土,却住于花胎中而不得出,于五百岁中不得见佛、闻法...(术语)言宇宙有形无形一切之实体,空无而无可思虑分别者。...子题:迷堕是重由不学缘事全闇、重增无知罪亦是缘事不了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问:‘此中重增无知乃结堕者?’答...为日本高野山重要建筑物之一。其建筑式样系仿自南天竺铁塔。下层有方五间裳阶之外阵,与八角形之内阵,上层为圆形,...法性,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为真如之异称。法性清净,离一切烦恼垢染,故称无漏法性。大乘大义章卷上(大四五·一二七...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隅。建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原名宝宫寺,元仁宗时改称佛宫寺。寺中之木塔系古代木构建筑...(一)指尼连禅河与跋提河。(一)尼连禅,梵名 Nairajanā,巴利名 Nerajarā。又称尼连禅江、尼连江水、尼连河,为恒...(名数)一,名言薰习。名者名字,言者言说也。分别名字言说之识,即是第六之意识由第七识第八种子之识,传送薰习,...(名数)一身受,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即苦乐舍之三受是也。二心受,领纳于心起分别心之受,即忧喜之二受是也。见俱...礼佛大忏悔文...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了凡四训》漫画版...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息。此时有一天人放光,照于河岸,对着比丘说:有一个巢穴,夜...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 ...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今之在家居士,稍聪明者,多多皆欲做大通家,冀在稠人广众中宣说,并留其手笔以示后世...罗阅只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景奇美。山下住着几百户人家,全以打猎为业。天亮时,男人就到...学佛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什么?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缘了。 随缘吧!当我们无可奈何的时候,会这样安慰自己; 随缘...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之心他展开了两种诠释,深信是哪两种深信...生活中,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喜欢和别人一比高低,凡事不甘人后,虽明知心灵会由此受到系缚...
诸佛咨嗟愿
【佛光大辞典】
上篇:诸佛慧法身经 | 下篇:诸见 |
“别念佛”之对称。谓通广三世诸佛名号而称念之,系相对于仅称念一佛名号之别念佛。(参阅“念佛”3208) p4799...
三种灭
诸佛以莲华为坐床
胎宫
空空寂寂
重增无知罪就事结堕
根本大塔
无漏法性
佛宫寺
两河
三种薰习
二受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推荐】《了凡四训》漫画版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
猎人改业
要随缘不要随习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