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禅那与三昧之并称。禅那,梵语 dhyāna, 意译作思惟修习;三昧,梵语 samādhi,意译作定,二者同体异名。法苑珠林卷八十四(大五三·九○四上):“菩萨修定复有十法,不与二乘共。何等为十?(中略)八、修定其心寂灭,胜于二乘诸禅三昧故。” p64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又作虎丘隆和尚语录。宋代临济宗僧虎丘绍隆(1077?~1136)撰,嗣端等编。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刊行。...自性三宝和别相三宝。佛法僧三宝在自己的心性上显现出来,叫做自性三宝;佛法僧三宝有各别的形相,如佛有法报应三身...(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信弥陀者,为四天大王,龙神八部等之天神地祇所守护,故恶鬼神恐怖而不近也。...【念根】 p0803 法蕴足论九卷五页云:云何念根?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诸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249)三国曹魏南阳宛人。字平叔。早年即以才秀出名。曹操纳其母为夫人,故与王室关系密切。态度倔傲,好论玄...指空、无相、无作之三三昧。智度论说:有人行空无相无作,是名得实相三昧。...(术语)真实之语云净语。大集经十曰: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实语真语及净语。...指佛法。在禅门中,则特指教外别传之旨。从容录第三十五则(大四八·二五一上):“无舌人,无舌人,正令全提一句亲...【五事与五法相摄】 p0283 瑜伽七十二卷十一页云:问:如是五事,几色,几心,几心所有,几心不相应行,几无为?答...亦名:安居竟自恣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所以制在夏末者。若论夏初创集,将同期款九旬,立要齐修出离;若逆相举发...(术语)年满二十由沙弥进而受比丘之具足戒也。...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不断地揣摩着别人的想法,照顾着别人的情绪。 于是乎,我们习...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要有定力,并非今天立愿,明天就到达,应该要有这份耐力,既然...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可以的。 当我们了解到佛法以后,要把家庭搞好,令大家和睦,...五代後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突然来了一位行为怪诞的和尚,皱著额头,腆著大腹,身背一条大...
《佛说九横经》原文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
记得南师(南怀瑾)说过一句话,当你有福报时,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现在的人,拼命找钱,下海经商,炒房炒...
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戒,都知道《菩萨戒本》第一条,最严重的就是自赞毁他,自己赞...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无量无边。况身口意三业,恒...
禅三昧
【佛光大辞典】
上篇:禅三宗 | 下篇:禅巾 |
【赭时】 西域记云:唐言石国。...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二种三宝
冥众护持益
念根
何晏
实相三昧
净语
正令
五事与五法相摄
自恣制夏末意
进具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布袋和尚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受诸剧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