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龙树以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等四门判释经论。即:(一)有门,谓四阿含经等,说一切因果之法,悉皆实有。(二)空门,谓般若经等,说真空实相之理,去除众生之情执。(三)亦有亦空门,谓深密等诸大乘经,说性空相有,互相无碍。(四)非有非空门,谓中论等说一切法皆即空之有是非有,即有之空是非空,互泯互融,乃第一义。[华严经疏钞卷六] p639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由自力证悟第一义之真理。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二载,所谓自证者,唯佛能自证,非从他人而得;且佛所自证之甚深智,...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界者分义,语曰界分是也。由善恶禅定,现此报之差别。 一、欲界 为地狱、畜生...为天台宗所立四种三昧之一。又作一行三昧。依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而修之法,即于一静室或空闲处,安一绳床,傍...(衣服)黑色之袈裟。律中禁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许似青、似黑、木兰之三不正色。似黑者即缁色,言如黑泥之色也。...亦名:衣缠颈戒释名 资持记释云:“捉角肩上,以缘绕颈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七·一一)...【入地三心】 修唯识行,于修道位的十地位,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入地未久,称为入心;久住时分,称为住心;久...(修法)二种灌顶之第二、五种灌顶之第四。又曰受职灌顶。受大阿阇梨职,上传授密法于人之位之灌顶也。依此灌顶受大...(书名)具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唐义净,在室利佛逝国撰。求法于西域之高僧五十六人传记也。...【没】 p0695 如死差别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没者:若于是时,尸骸灭。又没者:据名身故。 ...谓依业之不同而将人的死亡区别为四:(一)寿尽财不尽死,谓人报寿既短,于现生中复不积善作福,但知营谋财物,故其寿...为比喻五种佛道修行阶段之五句,乃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所施设。五句即:(一)入门句,谓初入佛道,犹如独在异乡邂...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我们到临命终时手忙脚乱。如果由于你对人生的认识不清楚,到临...
问: 记忆力差怎么办? 万如法师答: 经文咒语记不住,原因就在于你的心不够清静,杂念妄念过多,那么这些个妄想潜...
昔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古印度阿磐提国的湿摩陀江边,一处名叫猕猴室的石窟中。当时有一位鲁醯遮婆罗门,非常恭敬...一则佛典故事教导,瞋怒詈骂只会造成对立、冲突,应该用智慧、用爱对待众生;遭遇、见证人间苦难,更要增长智能。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结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闭目打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他,不时下山...问: 每天念佛和看经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大安法师答: 印光大师曾经提过一个比例:九比一,用九分的时间念佛,一分...
刘晓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赣县人。少年留学东瀛,与蔡公松坡等同学。光复后,曾任第一届国会议员。民六七年间,任职...香港巴士阿叔是一段用手机拍摄后放到网络上的视频。前后只有不到几分钟。然而,它在网络上的点击率却达到了700万次...
龙树四教
【佛光大辞典】
上篇:龙树山 | 下篇:优婆多 |
【尽所有性】 p1286 瑜伽七十七卷八页云:尽所有性者: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是名此中尽所有性。如...
自证
三界(二)
常坐三昧
黑袈裟
衣缠颈白衣舍戒释名
入地三心
传法灌顶
求法高僧传
没
四种死
汾阳五门句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日落西山忆故乡,急需检点办资粮

记忆力差该怎么办

迦旃延尊者为婆罗门除瞋
天人瞋骂夜叉
顺治皇帝出家的故事
每天念佛和看经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