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771)唐代僧。山阴人,俗姓张。景龙年间出家,精通内外之学。初从昙胜学行事钞,后游长安,师事相部宗太亮,著有发正义记十卷,阐说南山、相部二宗之别。后住会稽开元寺,前后讲四分律三十五遍、行事钞二十余遍,度众达十万人,时称人中师子。大历六年示寂,世寿八十。弟子有朗然、神皓、辨秀、道昂等。[宋高僧传卷十四、唐文粹卷六十二] p622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受用】 p0583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受用者:谓如卽彼追求财已;不染不住,不...指日、月、星三者。又指色界第二禅之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p545...(譬喻)又作炎。如来,众生之机缘既尽,即入于涅槃。故托薪尽火随灭,而称涅槃为炎,称涅槃经为炎经,称涅槃点为炎...(菩萨)地藏菩萨久远之昔曾为女子名光目。时于其母亡日供养一罗汉,知母堕在恶趣,发大誓愿言:我自今救拔一切众生...指常住无相之真如。八识之“相唯识”之对称。又指五重唯识之第五遣相证性识,即以依他之事相为空而舍遣之,证得圆成...梵语 āhrīkya 或 ahrī。指做坏事不感羞耻。与“惭”对称。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俱舍宗大...指设于座席之前可供放置双足之小台。又作踏床、踏子、承足床、脚踏、脚凳、凳子、凳子。踏床,在经、律中多有述及,...【智】 智谓于事理作决断也。《大乘义章》卷九:‘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成唯识论述记》卷...【泥犁耶】 文句云:地狱此方名。梵称泥犁,秦言无有,无有喜乐、无气味、无欢、无利,故云无有。或言卑下,或...(术语)惜物而不与人,贪求而无饱足之心。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中阿含经三十一曰:...亦名:不犯五相 子题:难开、梵行难、命难、别开、通开、最初未制戒、命难上二篇中唯开淫戒、怨有二种、强怨、软怨...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壬二、普贤观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或者讲妄想...
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绝望了、避世了等等消极的处境,出家人更是被冠上遁入空门等等极端消极之说...问: 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了幻法师答: 欲望,通常指驱使人想望、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欲...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就是源于这样一件事: 世尊在毗舍离国的时候,有位迦兰陀村...人的身有杀生、偷盗、邪淫三种;口有妄语、恶口、离间语、绮语四种;意有贪、嗔、痴三种,共计十种缺陷。 身: 杀生...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的果地觉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相互互动、感应、沟通。...修持准提法门,可以使我们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不堕恶趣,亲近贤圣,诸天爱敬拥护加持,仪容端正、心无忧恼,圆...
昙一
【佛光大辞典】
上篇:昙 | 下篇:昙弘 |
(名数)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证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于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受用
三光
焰
光目女
性唯识
无惭
踏床
智
泥犁耶
悭贪
不犯五开大分三位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什么是「普贤行」
由感受来牵动,这就是颠倒想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了幻法师: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身口意的十种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