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1655)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江苏吴江松陵人,俗姓俞。号箬庵。二十四岁,受磬山之天隐圆修所启发,依南涧理安寺佛石大师出家。后师事金粟密云圆悟,复归磬山,嗣圆修之法。历住杭州理安寺、金山龙游寺、西河古漏泽寺等,晚年住于磬山。顺治十二年九月示寂,世寿五十二,法腊二十七。著有续灯存十二卷、箬庵问禅师语录十二卷等。[理安寺志卷五、正源略集卷二、五灯全书卷六十八] p611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东大寺、兴福寺、元兴寺、大安寺、药师寺、西大寺、法隆寺、新药师寺、本元兴寺、招提寺、西寺、四天王寺、崇福寺...梵语 ūrna-laksana,巴利语 unna-lakkhana。又作毫眉、毫相、白毛相、眉间白毫相、白毫庄严面相、白毫毛光相、眉间...“所诠”之对称。诠者,诠释经典之文句,以其能解释、显现经中之义理,故称为能诠;反之,被解释、显现之义理,则称...(术语)佛慈爱之眼。华严经二十五曰:大慈大悲爱眼,等视诸众生。...梵名 Sūrata-pariprcchā。全一卷。三国时代魏国白延译。又称须赖菩萨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说古印度舍卫...【二十种心】 p0028 瑜伽二十八卷十七页云:云何为心?谓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略...亦名: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戒本疏·教兴所由:“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术语)梵语曰素佉Sukha,又曰苏吉施罗。遇好缘好境而身心适悦也。佛地论五曰:适悦身心名乐。梵语杂名曰:素佉。...(名数)智度论四十七,说百八三昧中,三种之金刚三昧。初曰金刚三昧,通达诸法之三昧也。中曰金刚轮三昧,轮者摄持...谓于有情。欲为损害。乃至现为过患。总名恚界。复次瞋恚及瞋恚相应受想行识。并所等起身业语业。不相应行。总名恚界...【修心与不修心】 p0903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六页云:不修心者:谓于得修习修,俱不修心。修心者:谓于得修...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一段: 此中谨恭录《成唯识论》卷首之造论因缘,以明唯识教学...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子一律要求他们都具备圣贤的条件,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弟子终究...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断恶,你看这个擐甲,这个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那种铁片,一片...
我和先生结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着先生的妈妈住,妈妈是菩萨,把我们照顾得很好。 我下班就有饭吃,吃完饭就去做...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谁曾想就是这短短的四句偈竟成为禅宗中国化革命的标志,是禅宗...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为两个问题所困扰: 1,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呢? 2,我...问: 大部分的妇女都是家庭与事业两头烧,一样是上班,但要请先生分担家务、照顾孩子并不容易,传统认为,这是女人...
箬庵通问
【佛光大辞典】
上篇:磔迦国 | 下篇:赕 |
(故事)佛将成道时,四天王来各献青石之钵。佛受之,以四钵重叠,按为一钵,故钵有四际,惟佛用之。弟子不许石钵。...
日本十五大寺
白毫相
能诠
爱眼
须赖经
二十种心
大圣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乐
三种金刚三昧
恚界
修心与不修心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大宝积经

如果偏执经文中一义而不能圆融,必将误人慧命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