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隋代那连提耶舍(490~589)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述佛陀预言于其入灭后,佛教僧徒将堕落,佛法转移入罽宾国,并于该国兴盛;后破佛王出现,毁破佛钵等种种佛教兴衰之情形。经名“莲华面”,系取自破佛王之前生名为莲华面(富兰那教徒)。又我国末法思想系形成于南北朝至隋代之间,而本经译于隋代开皇四年(585),与那连提耶舍之另一译经“大集月藏经”,对于当时人心皆有莫大影响。[历代三宝纪卷十二、古今译经图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七、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大唐内典录卷五] p615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百八三昧之一。此三昧与“毕竟空”相应,而达于诸三昧之不二相。三昧,乃禅定、正定之异称。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大...【法性行】 p0760 瑜伽三十四卷十三页云:云何复由法性行故观无常性?谓卽所有变异无常,灭坏无常,别离无常,...【摩象喻】 p1335 摄论一卷九页云:譬如众多生盲士夫,未曾见象;复有以象说而示之。彼诸生盲,有触象鼻,有触其牙...【庄严体义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大庄严经论》,这是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术语)远离尘垢也。尘垢虽为烦恼之总名,然今指八十八使之见惑。断八十八使之见惑而得正见,谓之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杂语)牛之吼声。临济录曰:师问杏山:如何是露地白牛?山云:吽吽。...子题:发心作、心念作、染心看女、独头、瞥尔、重缘、实宗定不制意动色成犯、假宗制意但约重缘简非瞥尔 戒本疏·持...【大劫】 p0238 俱舍论十二卷五页云:一切劫增,无过八万,一切劫减,唯极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减,时量方等,初...(术语)谓见道所断十惑中,疑与五见之六惑也。以是为亲迷谛理之惑也。...(杂名)阿育王磨崖等所刻之教法诰文也。阿育王既归佛法,欲普布德教于四方,故于己领土,到处刻教法诰文,法显传及...(507~583)南朝僧。又作安凛。江阴利成(江苏江阴)人,俗姓秦。幼聪颖好学,孝行远播。二十五岁因敕出家,后往魏...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一日,阿难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亲见文殊师利所成就的不可思议神通力,及所说妙法。此时,大迦叶尊者也跟舍利弗...问: 有人说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年也做不到,是否就不能往生呢? 大安法师答: 往生的条件是信...问: 师父,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慧广法师答: 先肯定的告诉你,所有为自己考虑的心态都对自己的修行没有好处...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 无论你受生为何等身,皆不能免死者,如《集法句经》云:若...【前言】 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系依据修行三十载所见所闻,就一般常见弊病,至诚恳切,慨陈管...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好烦啊!似乎心里头积满了无数的委屈,心里头承受了一大堆的不...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廿四...
开始修行的時候,要先分别什么叫魔事、什么叫魔相,修定之中有很多的魔事,你要能分別清楚,不要着魔。色、受、想、...
莲华面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莲华戒 | 下篇:莲华拳 |
(术语)悉檀之摩多与体文也,有四十二字,四十七字,五十字之别。显密诸经释之,是为生诸字之母,故云字母。智度论...
妙行三昧
法性行
摩象喻
庄严体义支
远尘离垢
吽吽
发心作心念作皆名犯
大劫
亲迷惑
阿育王石刻文
安廪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文殊菩萨度众的善巧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你了解多少呢
【推荐】祈愿正法重现
青年们的烦恼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