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以梵呗诵唱含有“摩诃般若波罗蜜”文句之偈。禅林中,如于楞严会,行道结束后,楞严头或维那举唱“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之文,大众亦和唱之,称为摩诃梵。或于诵唱普贤十大愿后,随即诵唱“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之文。 p60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又作极七有,极七生。预流之圣者,不断修惑者。于欲界之人与天,七返往来受生中,必圣道成就,证罗汉果,故...【十二处】 p0105 瑜伽二十七卷十六页云:谓处有十二。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无漏】 p1044 瑜伽八十九卷六页云:诸色无色二界所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有漏。 二解 杂集论三卷八页云:云...(术语)梵语曰补特伽罗Pudgala,有情流转,数数取诸趣者。旧译曰人。玄应音义一曰: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仪式)书写法华经等后,供养讲赞也。性灵集十曰:聊设法筵,供讲事毕。...菩萨所起之五种愿心。即:(一)发心愿,谓初发无上大菩提心。(二)生愿,谓为利他,愿未来世生于善趣。(三)境界愿,谓...将各种同类之经文或注疏合成一本而流通之,称为会本。宋朝以后之刊行本多为会本,例如十不二门指要钞会本、妙宗钞会...(杂语)印度尺数名。俱舍论十二谓,七麦为一指节,三指节为一指,横列二十四指为一肘,竖布四肘为一弓。西域记二谓...即指对所信奉之对象加以尊崇与敬拜,为宗教基本要素之一。依不同之崇拜对象,可对不同之宗教进行分类,如自然宗教有...子题:三恶道因、三善道因、世间因果、三乘因、出世因果 资持记·释钞序:“十不善业, 三恶道因 ;十善五戒, 三善...【四不应行而行】 p0450 集异门论八卷十二页云:四不应行而行者:一、贪欲故不应行而行。二、瞋恚故不应行而行。三...佛说盂兰盆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中都有一些贪、瞋、痴、高慢的烦恼。修行人的身业、口业可能有...
善良,简单来讲,即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可贵,更不知道慧命更为可贵!也就是说,只知道屠刀能杀害生命...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那一生的过程要从他的根性、造业的程度去谈,所以首先地藏菩...财富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资粮。佛教的各种经论中,都有关于财富的论述。 一、佛陀对财富的看法 佛教对钱财的看法...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教育人,且不忘造福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佛教的对...以佛的智慧来看世间,无论是我们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环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质、自然等一切现象,全都是因缘所生。而...
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克馁,莫嗜美味。意即:著衣遮蔽形体,莫贪图庄严华丽;饮食为...
摩诃梵
【佛光大辞典】
上篇:摩诃庵 | 下篇:摩诃毕利多法会 |
【不绮语】 绮语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的言词,为十恶业之一。而不绮语为绮语之相反,为十善业之一。...
极七返
十二处
无漏
数取趣
供讲
五愿
会本
一肘
崇拜
世出世间因果
四不应行而行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念佛法门一定要调伏现前烦恼

善良不可以坚硬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佛教的财富观

一诚长老:菩提无尽海 智慧功德藏
并没有任何真实不变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