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梵语 māsa 之音译,意译为月。印度历法,自阴历十六日至翌月十五日为一个月,从月之开始至终了之前半月,亦即月亮由满月开始逐渐缺损,终至消失,称为黑分;从月亮开始出现至满月,称为白分。[大唐西域记卷二](参阅“历”6227) p59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愿求欲望。又作欲乐。其义有二:(一)指闻法修行方面之乐欲,即于一切智及诸法藏,生志求不怠、欲乐无厌之心。法华经...【山事变异无常之性】 p0228 瑜伽三十四卷八页云:云何观察山事变异无常之性?谓于一时,观见其山,丛林蓊欝,耸石...(术语)佛为万行之所成,故云佛果,能成之万行为因,而所成之万德为果也。隋炀帝文曰:上求佛果。...【遍行真如】 p1124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一、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为虹之异名。又作帝弓、天帝弓。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三下):“双眉皎净,似天帝弓。”[玄应音义卷二十一] ...(术语)众生之根性,性质也。二教论上曰: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术语)四种曼荼罗之一。经论之文字言语并经论之义理及真言之种子陀罗尼等,凡关于法文义理者悉名法曼荼罗。以此为...【胜】 p1101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卽此大师,亦称为胜。俱义行故。又云:所言胜者,共诸独觉善圆满故。又云:所言...凡二十卷。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撰。全称净住子净行法门。本书乃叙述佛道修行之要旨,基于我国儒家之伦理精神,释说...亦名:僧残须谏五意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同篇谏不谏别者,须谏五意:一、性恶,二、显露,三、恼僧,四、倚傍有...(术语)破无始之迷妄,开真实之知见者。观无量寿经曰:廓然大悟,得无生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金光明最胜王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 言语即是大道,不假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妄...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人不宜吃辣椒,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结核病人也不例外。因辣椒素使循环血量剧增,...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皆是化现。非如此土,由人力造作而成也。印光法师《与徐福贤...问: 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书上说有中阴教授解救法,念21遍经题就能自...
六斋日是指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 十斋日是在六斋日的基础上,加上初一、十八、二十四...问: 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功德无量,应该只有功德没有业障啊!通常是法体安康,为什么偶...禅家云门宗有这样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偈说的是人们只要...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随其...
么洗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么吒 | 下篇:么么 |
【识变】 识变,是唯识宗所世的独特法门,意谓一切诸法,皆是识所变现,称为识变。《成唯识论》卷二曰:‘然依识变...
乐欲
山事变异无常之性
佛果
遍行真如
天弓
机根
法曼荼罗
胜
净住子
僧残同篇谏不谏别
大悟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

11种情况下的人最好别吃辣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
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斋日和斋月
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
若无闲事挂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