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yathā-abhyupagamaj。即自表不食言之词。亦有约束之意。即立志求取某事、状态,而在心里深深下定决心与愿望。包括有自己在心里发誓,与外在之一切约束二种。在佛教中,“誓”之最根本型态为受戒时所发三归依之誓,亦即以三次往返之言词(归依佛、法、僧)立誓。佛、菩萨所立之誓,称为誓愿、誓约,乃基于济度众生之大慈悲而立者。一般最常见者为四弘誓愿,即:(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弘誓愿为诸佛、菩萨之总愿(共通之愿)。相对于总愿者,称为别愿(独自之愿),以无量寿经所说法藏菩萨之四十八愿为代表。净土教之教理,即由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称王本愿而展开。又据胜鬘经载,胜鬘夫人立有三大愿与十誓愿,为佛教中颇为著名之道德实践德目。此外,药师如来之十二誓愿,系为除去众生一切苦恼,令一切病患痊愈而立者,可谓誓愿之最佳典型。(参阅“誓愿”5929) p592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衣服)以鹿皮所制之衣也,释迦入山苦行时亦服之。瑞应经上曰:行十数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亦名:受五戒前先教发戒 子题:一分优婆塞、二分优婆塞、少分优婆塞、多分优婆塞、满分优婆塞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修罗果报甚胜,邻次诸天,常好战斗,怕怖无极。在因之时,怀猜忌心,虽能行善,为欲胜他。作下品十善者,感此道生。...(譬喻)如云黑漆桶,谓人之不明也。碧岩四十四则着语曰:依旧黑漫漫。...(故事)释迦如来初欲出家,而发四愿:一愿济众生困厄,二愿除众生惑障,三愿断众生邪见,四愿度众生苦轮。见普曜经...【四法能令有情作不应作】 p0469 瑜伽十四卷十页云:又有四法,能令有情现行造作所不应作。谓随顺可爱事;违逆不可...梵名 Sumeru(苏迷卢)之略称。即指须弥山。须弥山高八万由旬,故又有“迷卢八万”之称。(参阅“须弥山”5364) p...三三昧之一。又作中道三昧。断无明惑所成之三昧。即遮空假二边,观达中道之理所入之定。[法华经玄义卷四上、法华玄...【三不善根】 指其体不善,能成为一切不善法之因的三种不善。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为‘三善根’的对称...乘佛菩萨船筏,渡生死之海。亦即指依佛法修持,能令众生断除烦恼;或蒙佛菩萨之愿力接引,达极乐净域。[四分律戒本...(术语)法能破阇,故以灯譬之。传法于他,故曰传灯。大般若经四百六曰:尊者善现,告尊者舍利子言:诸佛弟子凡有所...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在经过严谨的研究后,发现低脂纯素的饮食比医生建议的糖尿病饮食更能有效治疗第二型糖尿病。令人震...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佛陀波利,汉译为觉护,为北印度罽宾国的高僧。 作为罽宾国...每天喝足量的水不仅能让身体各项功能正常运行,还能起到清洁皮肤和减轻体重等效果。虽说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很...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的,偏向外的,还是向内的圆呢?你现在活在感受当中,你就是偏...
什么是恶语?无论所说的是何种话,无论是好听的还是难听的,只要让对方生起烦恼,让对方反感了,就是恶语。所以说话...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
首先来看 依苦谛发心 。这是要用圆教的智慧来观照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老病死是一切众生必然遭遇...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之外,就是邀请本人参加其好友尊父的70大寿。 据介绍,大寿将...
誓
【佛光大辞典】
上篇:诫劝 | 下篇:誓不成正觉 |
【无漏不立食】 p1074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九卷十四页云:问:何故无漏不立食耶?答:诸无漏法,无食相故。又法现前...
鹿皮衣
五戒受前先教发戒
修罗道
黑漫漫
出家四愿
四法能令有情作不应作
迷卢
中道王三昧
三不善根
乘津
传灯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纯素能更有效治疗糖尿病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8妙招让你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身口意不清净,结果一定是烦恼痛苦
涉水渡河的求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