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法能破阇,故以灯譬之。传法于他,故曰传灯。大般若经四百六曰:“尊者善现,告尊者舍利子言: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为他宣说法要,与诸法性常不相违。诸佛弟子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由是为他有所宣说皆与法性不相违。故佛所言,如灯传照。”维摩经菩萨品曰:“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智度论百曰:“所以嘱累者,为不令法灭故。汝当教化弟子,弟子复教余人,展转相教。譬如一灯,复燃余灯,其明转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吟咏;或指可供吟咏之韵文体诗、歌。吟咏之时,拉长声音来吟唱,其曲调如鸟、兽、虫等之鸣声,细而长,闻之有悲凄...全一卷。又作十慧、十慧经、沙弥十慧章句。东汉僧严佛调撰。本书正文已佚失,今仅残余序文,收于出三藏记集卷十。道...(传说)五百猕猴,欲捉水中之月,尽没死。...(地名)Malaya,国名。摩罗耶山所在之处。开元录九曰:摩赖耶国,此云光明国,其国近观音宫殿补陀落山。...亦名:发露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提舍那者,此云发露,谓此忏悔,是发露法故。”资持记释云:“提舍那者,亦即忏...(术语)佛陀之智慧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nttarasamyaksaṁbodhi,旧翻无上正等觉,又云萨般若Sarvajā,旧...(故事)法显记曰:僧尼罗国王,以金等身,而铸佛像。髻装宝珠,有盗者以梯取之,像渐高而不及,盗叹佛不救众生,像...【得此道清净】 p0995 世亲释五卷四页云:得此道清净者:谓能得此真如圣道、卽是清净。谓念住等菩提分法、及以一切...梵语 dharma-de?anā,巴利语 dhamma-desanā。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法施、法读、法谈...凡十五卷。清代刘名芳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宝华山位于江苏句容,相传为梁代宝志禅师道场,因年代久远而...(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以下就各自解释。 一,由清净。这第一个就是说,我们希望能够成就佛...社会上也说,人有一点隐私嘛,就算我是一点出家因缘的隐私了,其实很多人都喜欢问这个问题,出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喽...
身一定要受,一天饮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得舒服了,享受了,那个受,你就高兴;身体要去劳动、做苦役,...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缘,是建立在阿赖耶识的缘起。唯识认为说阿赖耶识它蕴藏着很强...从前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行走,偶然得到了一袋子金钱。心里十分高兴,于是就开始数钱。还没等数完一遍,金钱的主人忽然...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证此心佛。 六道众佛,本来是佛。只因迷妄,不肯信佛。 智...
问: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学人在永宁寺听说压根不能提到这字。那么平时佛前大供斋的时候,也有唱到这样字眼...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功德宏博如宝山。八万四千法门,渐顿各称所宜;众生随缘信...
传灯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传教灌顶 | 下篇:传灯 |
又作应现、应化利生。佛、菩萨应众生之利益而变现与众生同类之形像,称为应化。据大智度论卷九十四载,应化,谓诸菩...
吟
十慧章句
五百猕猴
摩赖耶
提舍那
佛智
盗髻珠
得此道清净
说法
宝华山志
耳根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大安法师的出家因缘

明明是苦事,他却认为是乐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数钱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