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九卷十四页云:问:何故无漏不立食耶?答:诸无漏法,无食相故。又法现前,增益诸有,摄受诸有,住持诸有;可说为食。无漏诸法,损减违害破坏诸有;故不说食。又法现前,连续诸有,连续老死,能令生死、轮转无穷;可说为食。无漏诸法、断息诸有,断息老死,能令生死、不复轮转;故不说食。又法现前,随顺苦集,随顺老死,能令生死诸有,世间流转不息;可说为食。无漏诸法,随顺苦集灭,随顺老死灭,能令生死诸有世间、不复流转;故不说食。又法现前,是身见事,是颠倒事,是贪爱事,是随眠事,是贪瞋痴安立足处,有垢有毒,有秽有浊,有刺有怨,诸有所摄,堕苦集谛;可说为食。无漏诸法,非身见事,非颠倒事,非贪爱事,非随眠事,非贪瞋痴安立足处,无垢无毒,无秽无浊,无刺无怨,非诸有所摄,不堕苦集谛;故不说食。又无漏法,不能究竟长养诸有。虽暂长养,非究竟故;不说为食。尊者妙音、亦作是说:非无漏法长养诸有。虽暂长养,而非究竟。终违有故,不说为食。夫说为食,终能长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楞伽经云三智: 一、世间智 谓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著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菩萨)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啰逝吒 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人名)慈恩大师虽造百部章疏而以成唯识论为宗,故号唯识法师。...(人名)Uruvilvā-kāśyapa,又作优楼频蠃迦叶,优卢频螺迦叶,优楼频蠡迦叶,优留毗迦叶。乌卢频螺迦叶波。罗汉...(术语)谓万有各为主为伴,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也。与主伴具足项同。...(名数)五戒一一各有五神。护持五戒者。见灌顶经一。...(故事)五逆罪中以破僧罪为最重,破僧者于同一结界中构别法而树立一众也。今提婆所立有五法。辅行一曰:言五法者。...亦名:解无场大界法、无场大界解法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解无戒场者。僧集已,问欲取和已,解言:‘大德僧听。此...人死后四十九日,召僧道诵经,俗称断七。...(杂语)古禅师语,设有人,道得言语尖新,而无实行,谓之鹦鹉车。见琅玡代醉编三十二。...(菩萨)Vajramālin,金刚界内四供养菩萨之第一。是为由中央大日如来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心中流出之华鬘三摩地女菩萨...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桩事情。梦中有一个仙人,叫紫府真君,招呼他。他正跟这个紫府...问: 如何度化家人? 慧律法师答: 从你的行为做起:把你的个性改变得温文儒雅、谦卑、谦恭,对家人更好,让他(她...
现在一些人学佛修行的目的不纯正,有的人是为了求福报,有的人是为了求神通。对德行好,禅修好,讲经说法好的师父不...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可见心量广大,心能包括一切。有句话叫做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又有经典上讲:心外...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着五百个小国;其中,越只国生活富乐,出产许多珍宝,但因不顺...
其实这个《净行品》最注重的就是善用其心四个字,它是很不可思议的,不是讲神通,这个心的神通可大了。 善法上不知...
云岩昙晟生重病,道吾宗智问他:「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相见?」云岩答:「不生不灭处相见。」道吾说:「何不道非不...
有病,你怎么样对待病?当然我们要看、要治、要吃药。为什么你害病?为什么你常害病?说四大不调,饮食吃错了,伤风...
无漏不立食
【法相辞典】
【无漏不立食】 p1074
上篇:无作用理趣 | 下篇:无怖无疑无悔 |
(譬喻)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
三智(三)
不动明王
唯识法师
优楼频螺迦叶
主伴无尽
五戒二十五神
提婆五法
摄僧无场大界解法
断七
鹦鹉车
金刚鬘菩萨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如何度化家人

神通只会障碍你的解脱

观心的下手功夫
越只国不可攻伐之因缘

把心用灵就神了

在不生不灭处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