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与思、修合称三慧。对于根据经典而来之教说,听闻而信解之,称为闻法、闻信。佛陀之弟子常听闻声教,称为声闻;后世之行人唯依经卷而知佛法,或遇善知识而得闻法。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六迦叶菩萨品载,仅信仰佛之教说一半者、不能为他人解说者,及为议论或为得名誉利益而身持教说者,凡此皆为闻不具足。又据无量寿经卷下载,闻其(阿弥陀佛)名号,而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净土,住于不退转之位。又深信佛之光明有摄受救度众生之作用,则称为“闻光力”。 p589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五事有执受无执受分别】 p0288 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有执受?几无执受?答:相、通二种。名、...(界名)四禅天之第一。...凡三卷。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五代、宋以后始改今名。记载东汉至东晋之轶事琐语...(1908~1947)江苏兴化人。幼年出家于乡里之圆通庵。年十九,入镇江超岸寺玉山佛学社亲炙守培法师。年二十一,于宝...【胜导者】 p1101 瑜伽八十三卷一页云:恶作、忧悔、皆能遣故;名胜导者。...(植物)Utpala,又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花名。译曰青莲花,黛花,红莲花。慧苑音义上曰:优钵罗,具正云尼罗...【善根有三种】 p1145 大毗婆沙论七卷十五页云:善根有三种。一、顺福分。二、顺解脱分。三、顺决择分。顺福分善根...位于韩国平城之古寺。始建于高丽国第十七代小兽林王即位之第五年(375)二月。本寺与肖门寺并为高丽建立佛寺之滥觞...与素食同。素者,洁白、粗略之义。指不杂鱼肉滋味之食。大乘佛法一本佛陀“慈爱与乐,悲愍拔苦”之精神对待众生,不...(传说)阿难将入灭,去摩竭陀国,趣吠舍厘城,渡殑伽河,泛舟中流。摩竭陀王闻之。慕其德,严兵追请之,吠舍厘王亦...亦名:小年曾归受具、十岁曾归受具 子题:十岁曾归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十岁曾归者,由经奉给,有持戒能。加学十...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对人生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有三点必须要提: 无常 第一...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杂糅其中,则佛慧便成众生知见矣。今既知佛慧本具,务于居心、...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 2 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恶生善。布施灭除我们的悭贪、贫穷,生起我们广大的财富、福德...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汉传佛教丛林的惯例在全寺各殿堂举行普供法会。寺院两序大众按照供佛仪规,唱赞,称...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就觉得你佛教,说这些东西太消极了,太迷...
原文: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则朋从于专注一境之正念矣。所谓调御得...
彻悟大师参禅都是开悟了的,教下也很通达,但是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之后,他觉得参学已毕。剩下的就像他说的:世出世...
闻
【佛光大辞典】
上篇:翠岩夏末示众 | 下篇:闻光力 |
(地名)国名。其国在葱岭之中,寒而不生余谷。唯熟麦。国中有佛之一齿,为佛齿起塔。有千余僧徒。尽学小乘。晋法显...
五事有执受无执受分别
初禅天
世说新语
震华
胜导者
优钵罗
善根有三种
伊弗兰寺
素馔
阿难分身二国
尼十岁曾归受具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春节寺院普供仪轨合集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调伏妄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