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710)梵名 ?iksānanda。又作施乞叉难陀。译作学喜、喜学。为唐代译经三藏。于阗(新疆和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证圣元年(695), 持梵本华严经至洛阳,奉则天武后之命,与菩提流志、义净等,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共译成汉文,是即新译华严经八十卷。此外另译有大乘入楞伽经、文殊授记经等,凡十九部,一○七卷。长安四年(705) 归国,后经再三迎请,于中宗景龙二年(708) 再度来华,帝亲迎于郊外。未几罹疾,景云元年十月示寂,世寿五十九。荼毗后,其舌不坏。门人悲智等,送其灵骨及舌返于阗,起塔供养。后人并于荼毗处建立七重塔,称华严三藏塔。[华严经传记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宋高僧传卷二、佛祖统纪卷三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二、卷十五] p578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北方毗沙门天之上方。青龙轨称之为成就持明仙。此仙身遍火焰,故称火聚仙。其形像为...瓦器,指由粘土烧制而成之土器,破之不可修补,故以之比喻声闻之戒;金器,乃由黄金铸造之器物,破之可修补,故以之...【三等持】 p0172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一卷十二页云:三等持者:一、空,二、无愿,三、无相。此三,皆以心所法中三...(杂语)隋志曰:后汉得西域胡书,以四十字贯一切音,文省义广,谓之婆罗门书。...(术语)三净肉之一。谓此肉为不疑其为我而杀之净肉也。...【贪欲圆满五相】 p0978 瑜伽五十九卷十四页云:何等名为贪欲五相?一、有耽着心。谓于自财所。二、有贪婪心。谓乐...(杂语)不要之文字。六祖坛经曰: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书名)唐善导作观无量寿经疏四卷,于经题之下谭一经之深义,称为玄义分。...【烦恼界】 p1190 杂集论七卷七页云:界云何?谓除瞋余一切、通三界系。瞋、唯欲界系。缘违损境生故。又贪于欲界、...心王、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故称有所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举出心、心所法之别名有有所缘、相应、有...【二种见道】 二种见道,是真见道和相见道。修唯识行,至见道位,在此位证得根本、后得二智,悟入唯识性相。故在此...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贫的怪人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又作须浮帝,须扶提。新作苏补底,苏部底。译言善现,善吉,善业...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恼,不蒙垂救耶? 答:佛菩萨之垂训,在使众生自己明白苦因,...
问: 弟子生不起来惭愧心和忏悔心,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忏悔法门在佛法的修学里边是入道的法门。有惭有愧是...「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机。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却经常发生情杀的悲...
世间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忆念佛陀的慈悲;口中有法:口中常将佛陀的教法与人分享;行中有爱:哪...
第一是心远离安乐。一个经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识是不安宁的,总是烦躁不安的,情绪不稳定,这个人的身体相应的...
世间的众生,正当处在急难痛苦的时候,号叫父母,呼天唤地,却不知父母人王天王等,并不能救我的生死,断我的轮回,...
【原文】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奉欤?不可信奉欤?曰:亦可亦不可。何谓也?曰:夫子不云乎...
实叉难陀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实 | 下篇:实大乘 |
子题:钁、耒、扴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若用锄,钁耒,或椎打,刀刺,指掏扴伤,地上然火;但使地作地想,一切皆...
火聚仙
瓦器金器
三等持
婆罗门书
不疑杀
贪欲圆满五相
闲文字
玄义分
烦恼界
有所依
二种见道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乞富不乞贫的须菩提尊者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生不起惭愧心和忏悔心该怎么办
圣严法师: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无形的三千亿财产

起嗔怒心会引起的三种过患

唯有这句佛号,是应当尽心竭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