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示过去之久远。如法华经化城喻品有“三千尘点劫”之语,即磨一三千大千世界为墨,每经一千国土,方下一微尘,竟尽其墨,而其所经过之世界悉碎为微尘,如是之一微尘为一劫。此系显示大通智胜佛灭度已来甚为久远。(参阅“尘点劫”5765) p568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指佛之法身。法界,为所化之境,即众生界;身,为能化之身,即诸佛之身。即指化益众生界之佛身,称为法界身。观...【名色与识更互为缘证】 p0590 成唯识论三卷二十一页云:又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谓八支圣道。名为如理。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尊说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及正定并资并具...【无明依七事起】 p1079 瑜伽五十五卷九页云:无明依七事起。一、世事。二、世间安立事。三、运转事。四、最胜事。...(譬喻)结者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结惑溺人,故譬以河。大集经三十二曰:众生闇行没结河。...(一)蒙受教化,渡越生死之海,而达于涅槃之彼岸。引申为剃发出家;以出家入道为到达彼岸最初阶梯之故。印度原有不满...(杂名)轮者圆满之义。又佛之光明有碾摧众生烦恼之用,故譬之曰轮。赞阿弥陀佛偈曰:解脱光轮无限齐。...恶叉,梵语 aksa,又作呜噜捺啰叉(梵 rudrāksa)。意译为綖贯珠、金刚子。树名,亦为果实名。学名 Eleocarpus ga...亦名:分卫、抟堕、摈茶波多、团堕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善见云,分卫者,乞食也。” 资持记释云:“梵云分卫...【势罗】 西域记:唐言山,邬波世罗,翻为小山。广雅云:山,产也,能产万物。高者名岳,小者名丘。...【意业】 三业之一。意即依心王之业;业为造作之义,广义而言,包含一切或善或恶或无记等之行为动作。《俱舍论》卷...大佛顶首楞严咒...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阿弥陀佛因地,见到有些国土,例如我们这个地球,江...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的身体有种种美妙的地方。那么是哪三十二相呢?又是怎么来的呢...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无有一人不想远离痛苦不幸。可是自从来到这个人世间,却屡遭怨...佛陀时代中的罗刹女,专门喜欢吃人家的小孩,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悲痛不已,纷纷向佛陀求救。佛陀为了解救无辜孩子的...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一般的人不知道苦从那儿来,实际上苦有所谓的四苦或八苦。四...从前有个人,名叫檀腻觭。家境清寒,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寒。 有一年秋天,他从田里收成了一些稻谷,可是因家里穷...
过去尘点劫
【佛光大辞典】
上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 下篇:过未无体 |
(物名)金刚墙之别名也。为真言法之结界,交立三钴金刚,而观想为周遍四方结界修法之坛场也。...
法界身
名色与识更互为缘证
如理行
无明依七事起
结河
得度
光轮
恶叉聚
乞食
势罗
意业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这三样东西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家」也是旅店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极乐世界之美
罗刹女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