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能生苦乐之果,故譬之为田,称业田。八十华严经卷三十八(大一○·二○四中):“六趣受生各差别,业田爱润无明覆。” p549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散碎之香。即不成丸粒状之粉末香,乃密教修护摩法时所用供物之一。散,表示微细之烦恼,于行法时,投诸炉中,烧以...【无愿解脱门智】 p1080 瑜伽六十九卷十一页云:无愿解脱门智,六智所摄。谓法智、类智、苦智、集智、尽智、无生智...(术语)眼等六识之异名。识者变现境故谓之为能变。唯识论谓其能变之识有八种,此分三段,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经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为八字文殊法之本经也。...资持记·释沙弥篇:“净住子,说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父母是孝恋难遣,而能辞亲;妻子是恩染难夺,而能割爱;势...梵语 mudrā,巴利语 muddā。音译作母捺罗、慕捺罗、母陀罗、牟陀罗、目陀罗。又作手印、契印、印契、密印、印。即...修行之要,最重发心,发心方有趣向,趣向方达道果。发何等心,修何等行,至何道果也。小乘之人发心者,发趣向道果之...指众生之五根。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能生情识,故称五情。[大智度论卷十七、卷四十] p1145...(杂语)又云引磬。人命临终所打之磬也。行事钞下四之一曰:若终亡者,打无常磬。同资持记曰:天台智者临终语维那曰...【永弃舍】 p0495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三页云:永弃舍者:诸缠断故。...(名数)五相成身之后,有一切如来加持(总),与四佛加持(别)二种。此第二加持,不举大日者,四佛之总德,即为大...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许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起念佛是谁句子,审疑清彻,念无...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意了!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竖竖出诸恶趣,一定要断见惑、思惑...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在波梨耶聚落,他们精勤修持苦行、着粪扫衣、行乞食,仍未能离...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睒弥城东南瞿师罗富家长者所布施的林园中。 一天,婆磋国优填...问: 我是一名学生,平时玩心比较重。心也总是静不下来,总是胡思乱想。甚至自己都觉得:思惟总被牵着走。有时念佛...问: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现象,以什么方式去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大安法师答: 这个事情是一个很抽...
吃素的真义何在? 就佛法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菩萨、成佛。基于这个理念,我们怎么能杀害众生,并且...
有这么一个人问我,他说:法师你说念了《地藏经》,一切灾害都没有了。我经常生病,害病是不是灾害?我说:是的,害...
业田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业火 | 下篇:业因 |
非善非恶,谓之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有覆即有染污之义,因为它有四烦恼相应而起,所以有染污...
散香
无愿解脱门智
第三能变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印相
发心
五情
无常磬
永弃舍
二种加持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横截诸恶趣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总是胡思乱想,心静不下来怎么办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吃素放生的真义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