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三关,指三种由低而高之参禅境界。行者若能凡情销尽,彻见诸法之虚妄不实及悟得自己之心性本源(本来面目,或本地风光),则称为“破初关”,或破本参,又作见性。其次,在见性之后,再用功修持,则不但不为“有”所碍,而且亦能不执著于“空”,此称为“透重关”,又作大死大活。此后,再用功磨炼,乃能达寂照不二、空有无碍之境,虽五欲当前,亦运用自如而不失本性,此为“透末后牢关”。[御选语录总序] p481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虚空实有】 p1167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十页云:问:以何缘故,知有虚空?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以佛说故,知有虚空...乃指超越相对之差别,而入于绝对平等之境地。略作入不二门。维摩经卷中之入不二法门品,记载文殊师利等三十二菩萨与...(传说)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曰:过去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彼佛为一切众喜见菩萨及大众说法华经,一切众生喜见...(衣服)四分律宗之法服,为南山道宣律师之流义所用者,有镮钩之袈裟也。见画像须知。...亦名:重犯诸部不同 子题:随犯多少一一波罗夷、四戒各别随重犯、污一淫戒比丘、重犯有二、同名重犯、同种重犯、学...天、人、阿修罗。天属上善,人属中善,阿修罗属下善。...(职位)禅林之目。当直浴室之行者也。...【有情世间】 又作众生世间、众生世。为众生(有情)、国土、五蕴三种世间之一。指五阴所成的一切众生。《俱舍论》...(杂语)退治元品无明者,等觉智欤,妙觉智欤。昔有开善庄严之诤。开善法师言妙觉智断,引胜鬘经无明住地,其力最大...生病之意。人体由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所成,如有不调,必令人体感到不适。据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载,若地...即畜生,因畜生不是人天之正道。...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春秋时代,有一次,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他大声地读书,声音忽高忽低。齐桓公这时聚精会神的读书,己经進入了状态,...
菩萨十重戒,泛指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法师,这个人开始的。 有一次,襄阳地方的一位名士习凿齿,到了...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还有这种根机的人,到了末法的时期,就没有这样的人了,万难...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然后,想要为这个问题,提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但唯有佛陀人人...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有...
首先,学人欢迎大家来到佛学院参访。我们早上参加海公师父的告别式,在回程的车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死...
学佛的师兄弟们大概都想让家里人也学佛。我也不例外,好东西总愿意家人共享。 昨天和静祯师兄聊到这个问题。我现在...
透三关
【佛光大辞典】
上篇:贯首 | 下篇:莫正熹 |
(术语)两部相望而论事理因果之一双门,为由密教总体上判之者。原来此两部为一密教之两宗,各自具备法门,彼此不庸...
虚空实有
入不二法门
药王烧臂
南山衣
波罗夷重犯
三善道
浴头
有情世间
元品能治
四大不调
旁生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非语言文字所能道断

菩萨的十重戒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慧律法师《包容异己》
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净界法师:如何为往生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