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七卷。又作添品法华经。收于大正藏第九册。隋仁寿元年(601),阇那崛多与笈多共译于长安大兴善寺。法华经之汉译本,依经录所载,共有六译,然仅存本经及妙法华、正法华三本。(参阅“妙法莲华经”2847) p471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涅槃台。即火葬之际,安置遗骸,以供焚烧之台。[敕修百丈清规卷三、禅林象器笺卷一] p1328...四天王所率领的八部鬼众,即乾闼婆(华译食香鬼)、毗舍阇(华译癫狂鬼)、鸠盘荼(华译瓮形,啖人精气之鬼)、薛荔...(术语)阿罗汉成就自在之神通者,以愿力与第四禅之定力转感富之业因,而为感寿之业因,以永住于世也。俱舍论二曰:...【表无表色皆非实有】 p0794 成唯识论一卷十四页云:表无表色、岂非实有?此非实有。所以者何?且身表色,若是...(一)(539~618)隋代僧。江苏徐州人,俗姓徐。字慧成。游蜀修律。以周武毁佛,遂隐于南岭。隋文帝即位(581),启...(地名)又名于殿,于填,于遁,溪丹,屈丹等。梵语瞿怚萨那Kustana,译曰地乳。今Khotan,和阗地也。离车族由尼波...【灭应作证】 p1213 大毗婆沙论七十九卷六页云:如契经说:苦灭圣谛、应以慧作证。阿毗达磨说:得作证者:谓诸善法...法华经为诸佛出世本怀之经,故于说时必先现六种的祥瑞,作为开经之由序缘起,叫做法华六瑞序。 一、说法瑞,先...(杂语)众生不听佛法从幽冥而流转于幽冥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长夜增恶趣,减损诸天众,从冥入于冥,永不闻佛名。...【六想身】 p0297 集论一卷四页云:云何建立想蕴?谓六想身。眼触所生想,耳触所生想,鼻触所生想,舌触所生想,身...系大日经卷一入真言门住心品所列举外道之分类,即:(一)时外道,即妄计一切万物皆以“时”为生因。(二)地等变化外道...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然是业报...
受人羞辱、亲人离世、三餐不济,因而烦恼,这是合理的。 情绪化,胡思乱想而生烦恼,为非理烦恼。人之烦恼,十之九...
释迦牟尼佛(前565前486)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果相续。他自己遵循这一规律而成佛,他向世人揭示出这一人生规...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宿生恶习作拉锯战,自觉力、省察力稍一薄弱,道心就退转了。好...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一位尚未成佛的外道仙人,因慈悲愍念众生,又名为菩萨;与他同...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那么,这个线索从哪里检索呢?我们知道,佛教经典的形成是在佛陀入灭后,由身后及...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具体怎么修呢?你看,我们从内在的修心来说,内心的杂念是由...
原文: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世界中念佛众生,亦复无量无边。阿弥陀佛,何能以一身,...
添品妙法莲华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浅草寺 | 下篇:奢羯罗城 |
【现观义】 p0951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决定义、是现观义。...
化坛
八部鬼众
留多寿行
表无表色皆非实有
智诜
于阗
灭应作证
法华六瑞
从冥入冥
六想身
三十种外道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认为没有人知道

不计较与肯吃亏

呜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赞佛偈的因缘

【推荐】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