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阿罗汉成就自在之神通者,以愿力与第四禅之定力转感富之业因,而为感寿之业因,以永住于世也。俱舍论二曰:“留多寿行,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于僧众若于别人,以诸命缘衣体等物随分布施。施已发愿,即入第四边际静虑。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富异熟业,愿皆转招寿异熟果。时彼能感富异熟业,则皆能转招寿异熟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在毗舍离,时世谷贵,乞食难得。婆求河边有安居者,便共称叹,得上人法,信心居士,减分...【无量法】 p1049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无量法云何?谓若法,果及异熟俱无量。 二解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无量...(术语)天台有真俗二谛,藏通别圆四教之四种与别接通,圆榜通,圆榜别三种也。...【二十二根依处分别】 p0041 瑜伽五十七卷十四页云:问:眼根,谁所依处?答:见色依处。问:乃至意根,谁所依...【二相】 p0021 瑜伽七十二卷九页云:复有余二相。一、本性相。二、影像相。云何本性相?谓先分别所生,及相所...(术语)Bhikṣuṇī-khaṇḍ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明比丘尼戒律之篇章名。犍度有聚之义,蕴之义。篇章之异名也。...为菩萨修行阶位之一。意译作度黑闇、无畏地、满定。仁王经卷下(大八·八三一下):“入无相阇陀波罗位,化一切众生...【那伽曷树那】 义翻为猛。此出龙树劝诫王颂,彩字函。西域记云:那伽阏(音遏)剌那,此云龙猛;旧曰龙树,讹...【育多婆提】 此云相应论。...凡四卷。元至正十四年(1354),宝州觉岸着。略称稽古略。为编年体佛教通史。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本书叙述佛教传...【居处所依】 p0832 瑜伽九十九卷十一页云:若依园林,或诸寺院,经行处等,而得安住;应知是名居处所依。...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地藏十轮经...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法指标是什么呢? 我们先看它的修学内涵,总共有两段,我们先...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不堪,蓬头垢面,佛陀劝之道:迦叶,你年纪大了,不要这么苦行...
其实佛教就是把我们整个生命,都落实到最小的时间单位里,落实到每个当下一个个相续不断、迁流不息的念头上。净慧老...
今天在禅堂里面种的是般若因,所以禅堂里面称智慧堂,称选佛场。这是种的是金刚种子,如是因如是果,因地不真,果招...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能认真的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然而,人世间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称为挂单。这也是从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挂单引申而来。在汉传佛教中,单是指僧堂里的名单,...
关于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临命终时种种瑞相,都已载在往生传内,这种例子已不胜枚举。我出家...
留多寿行
【佛学大辞典】
上篇:恁么 | 下篇:留拏 |
【不染污】 p0320 集论二卷七页云:云何不染污?几是不染污?为何义故,观不染污耶?谓善及无覆无记法,是不染污义...
大妄语戒缘起
无量法
七种二谛
二十二根依处分别
二相
尼犍度
阇陀波罗
那伽曷树那
育多婆提
释氏稽古略
居处所依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学禅的人,一定要走得干净利落

生死心切,道心就自然好

甘心忍受消业障,业障就会消失

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

居士在寺院挂单应注意的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