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具,即本性,先天具有之如实本性,又作本具、理造、性具、性德;此本有之性,随因缘显现而造诸现象,则称事造,又作变造、事用、修起、修德、修具。天台宗认为于一念之心,具有三千诸法,此即一念三千之说。其本性圆满具足万有,称为理具三千、理造三千、性具三千。此理具三千常随缘成为现象界,有其森罗万象之差别相,称为事造三千、事用三千、变造三千、修具三千。以上合称事理三千,又作两重三千、两种三千,依其顺次而表示其体与用。然一一万法均具本来三千诸法而无缺,理具与事造之名虽异,但两者之体为一,故不合为六千之法。(参阅“事理三千”3044) p471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意识分析】 八识心王中的第六意识,除了‘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同缘色、声、香、味、触五境外,还有‘独头意识’缘...梵语 sajjin,巴利语 sain。为“无想”之对称。指具有感觉、认识、意志、思考等意识作用;或指具有此等作用之有情众...亦名:业疏三宗 子题:戒体、实法宗、萨婆多作无作二戒同色、假名宗、假名宗作戒色心为体、假名宗无作戒非色心为体...(术语)有漏法之异名。有漏之诸法为生起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见之住处,故名处。...【一趣】 p0001 瑜伽八十八卷七页云:复次应知由三种相,道名一趣。谓于异生地,以五行相,观察诸行五处差别。...(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地天水天等十二天之供养法者。...(人名)比丘名。增一阿含经三曰:降干沓和勤行善行,所谓毗卢遮比丘是。梵Viruca。...亦名:静默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病,若聋须高唤嘱授,若高声施食,若二难高声走者。”资持记释云...【四谛喻】 p0426 瑜伽九十五卷十二页云:复次苦谛,如诸疾病;集谛如起病因;灭谛如病生已而得除愈;道谛如病除已...菩萨没有完全把无明破尽,就没有完全证得佛,只有一部分证到了佛,所以叫做分证佛。...(杂语)野狐领师子攻敌。及师子先吼,野狐自象堕而死。见止观辅行五。师子王欲为猕猴舍身。见大集经三,经律异相四...楞严经五十阴魔章...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出家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伟业,是超凡入圣的转捩点,是世间而出世间的关键,是小我而大我的人生观,是由迷妄而觉悟的分...
不杀生进而要放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护生,爱护一切有生命的有情众生,人和动物,都要爱护。有人问,说不杀生要护生...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还是很难生起出离心。尤其是处于末法的众生,当对于五欲六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从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直到弥勒佛成佛之前,释迦牟尼佛把娑婆世界的所有众生...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对法的觉受较薄弱。学佛最怕一种人,师父问他:你有什么问题?...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师给四空定一句话,说是为三昧酒所醉。因为你在那个地方,一下...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弘一大师讲的。 在民国初年,袁世凯要起洪宪,他把造反的有名人物都抓去关起来,章...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理解?这是弟子刚从中台电子报四三○期中读到的,和我经常背诵...
理具事造
【佛光大辞典】
上篇:理入 | 下篇:理具成佛 |
位于江西星子县西八点六公里处之庐山南麓。系南唐李中主所创。山后有龟背、鹤鸣、双剑、香炉、黄石岩等奇峰相连。其...
意识分析
有想
戒体三宗
见处
一趣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毗卢遮
高声白衣舍戒开缘
四谛喻
分证佛
师子诸传说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如本法师:出家修行的十点要求

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

【推荐】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清明时节读诵《地藏经》,以佛法利益亡人
慧律法师《观照无常、放下执着、感悟佛性》

四空定的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