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正等正觉之略称。觉,为梵语 bodhi 之意译,音译菩提,指证得佛智、涅槃之妙理;佛所证得之菩提,为最上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觉。菩萨本生鬘论卷三(大三·三三八上):“自舍己身无所贪惜,共诸众生证无上觉。”[无量寿经卷上、七佛经、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仁王经疏卷中(良贲)](参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p507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曙光渐明,天空露白之状。律典中规定,凡比丘于晨朝,即现明相时至日中之间,入众行乞、斋食;而明相以前或日中以后...(名数)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性品所说。有师弟及曼荼罗之三种。义释十一曰:前品说入秘密曼荼罗方便,所谓三种加持也...为我国曹洞宗之一派,即宋代丹霞子淳禅师之法嗣宏智正觉(1091~1157)之系统。宏智正觉于建炎三年(1129)住天童山...以意识为近缘所生起之十八种受。全称十八意近行受,略称十八受、十八意行。即喜、忧、舍三受以意识为近缘,各行于色...【非有为所缘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非有为所缘法云何?谓除以有为所缘意识及相应法,诸余意识及相应...(植物)草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睒末梨,睒式染反,滑草也。用之洗手,甚滑泽也。...梵名 Madhyānta-vibhāga-kārikā。全一卷。又作辨中边论颂、辩中边颂、中边分别颂、中边颂。弥勒菩萨造,唐代玄...【杀生增上果】 p1006 瑜伽六十卷五页云:于外所得器世界中,饮食果药、皆少光泽势力异熟,及与威德、幷皆微劣;消...指五戒之分受分持。十住心论卷二说明五戒之相,并讨论此五戒可否“分受分持”之问题。质难者据萨婆多部之义,并引证...北魏僧。俗姓张,名宾。少有才艺,与李范共投国学大儒雄安生之门。壮年时,领徒众千余,偶过赵州元氏县,觉渴,入路...【盖有五种】 p1280 杂集论七卷三页云:盖有五种,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能令善品不得...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一个小箱子丶一根木杖以及一双鞋子。由于各自都想在三件物品中...问:唐朝牛头法融禅师说:一心有滞,诸法不通。一旦这个心有牵缠纠葛,要谈自在解脱就难了。是这个意思吗? 答:所...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 世间人的不满足,就像佛在《法句经》里面所说,即使天上雨下金...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即是全体一心,心包众德。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菩提...
关于第十八愿末学有新感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在遗忘年代的那个时候,早在我们不晓得轮回在哪个地方的驴胎马腹...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这里所谓不可取的意思,是说佛法都是一时对治的机宜方便,佛法就像...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世间的孝道思想,是推己及人、泽被大众的,而...《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么?经过你的想,经过你的思惟,经过你的理解...
无上觉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无上行持 | 下篇:无上轮 |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老病死三法之不可爱,后附五言颂十二首,七言颂四首,谓之无常偈。西天僧葬时颂之。...
明相
三种加持
宏智派
十八意近行
非有为所缘法
睒末梨
辩中边论颂
杀生增上果
五戒分受
道宠
盖有五种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争来争去是个空
圣严法师《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即使雨金钱,欲心仍不满足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我们往生的电影,十劫前就拍好了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