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僧。俗姓张,名宾。少有才艺,与李范共投国学大儒雄安生之门。壮年时,领徒众千余,偶过赵州元氏县,觉渴,入路傍堰角寺索水,沙弥持之,以水中含几尘问之,师罔然无对,沙弥乃以水浇面。师大惭,散徒众,即日受具足戒。既而入西山研究经典,自叹入道之晚。时魏宣武帝崇信佛法,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各译出十地经论。师闻之,访流支,受十地经论,服其教诲,居止三年。后广宣佛法,声誉闻于邺下,学徒参集。寂年、世寿皆不详。门人弟子颇多,以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儒果等最著。师唱法于道北(邺都之北方),故其法系称为北道地论派;相对于此,慧光一派则称南道地论派。[续高僧传卷七、释氏六帖卷十、高僧摘要卷一] p56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密教印相之一。系修行人生起化导他人之大悲心,遂立下大誓,犹如披着坚固之甲胄,回入生死界,降伏魔界而利益众生...(传说)耆域Jīva以药草作童子之形以医诸病云。大宝积经八曰:耆域医王,合集诸药,以取药草作童子形,端正殊好,...(公案)时慧忠国师嗣法于六祖大师,道化帝乡,誉冠一时,时人争欲登彼龙门。时南泉归宗麻谷三师同去,将礼拜忠国师...【妄计最胜论】 p0630 谓斗诤劫诸婆罗门,作如是计:婆罗门,是最胜种类;剎帝利等,是下劣种类。婆罗门,是白...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 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于空; 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传说)佛涅槃于拘尸城之因缘也。涅槃经二十九曰:往昔此地有转轮圣王,唱如是言:如佛所说,一切诸法,皆悉无常。...【遍觉分行】 p1123 显扬三卷五页云:二、遍觉分行。谓三十七菩提分法、总摄说为遍觉分行。如实觉了一切所知义故。...梵语 māyā。指假相。一切事象皆无实体性,唯现出如幻之假相,即幻相;其存在则谓幻有。所显现之如幻现象,犹如魔...(经名)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之异名。一卷,义净译。与施护译之佛说胜军王所问经,沮渠京声译之谏王经及玄奘译之如...【一福量】 p000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七卷九页云:如是百福,一一量云何?有说:若业、能感转轮王位,于四大洲...譬喻者,谓诸经中有比况说,为令本义得明了故,说诸譬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付嘱啊?你必须得净心。你净了心,观你的心,跟佛所教导的教义...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欢喜,但摄心正念,必有所得。谓业消智朗,然有浅有深...
《佛说见正经》白话译文: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众比丘进城乞食。到了城中师子长者家,长者有位儿媳叫做名称,...有次我去拜访一位相当有钱的居士,他家门口有保镳站岗,进出都有高级轿车代步,家里布置得非常豪华。 因此我问他:...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修行很久了,但未曾开悟过。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就对目犍连说:...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人常起瞋恨心是不好的,果报是什么呢?一者是引火烧身,瞋恨就...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其实是他贪不到,所以就表现不贪。有台湾道友说念了十五年的《金刚经》了,好像一点儿都...
道宠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颜 | 下篇:道证 |
(一)三心(三信)之一。全称欲生我国。即欲往生弥陀净土之愿心。与至心、信乐共为净土门之安心。(参阅“三信”578...
甲胄印明
药童子
南泉圆相
妄计最胜论
三解脱门
拘尸那城涅槃
遍觉分行
幻
王法经
一福量
譬喻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念佛所见之境,不可欢喜怖畏

从佛经中看前世记忆消失之谜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圣严法师《帮忙保平安》
观机说法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