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又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下):“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即指无执着之心。[中阿含经卷四十一、胜鬘宝窟卷上本] p466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地名)北方胡国呼印度之称。寄归传三曰:北方胡国,独唤圣方,以为呬度。呬音许伊反,全非通俗之名,但是方言,固...【色取蕴】 p0567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一页云:问:色取蕴云何?答:若色,有漏有取;彼色在过去未来现在,或起...【等无间缘性】 p1121 俱舍论七卷一页云:除阿罗汉临涅槃时、最后心心所法,诸余已生心心所法、是等无间缘性。此缘...又名共业共果,即众生如果造作了同一种的业因,就会召感同一种的果报。...(人名)或作修伽陀,亦云娑竭陀,又云娑婆揭多。此尊者初生时,容仪可爱,父见欢喜,唱言善来,故立为名。具德经曰...唐代僧。生卒年不详。擅长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著有中论疏十二卷、三论游意义等。日本平安时代之三论学僧安澄(7...【迦罗越】 大品经中居士是也。楞严云: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普门疏:以多积财货,居业丰盈,谓之居士。郑康成...说戒律的经典,如梵网经、优婆塞戒经等是。...(行事)阴历九月曰授衣节,禅家有授衣节之上堂,镜堂圆禅师建仁录授衣节上堂曰:人间九月授衣时,破绽禅和犹未知,...(譬喻)心之影现或动摇万象。又有染净,譬于水,谓之心水。大日经三曰:心水湛盈满,洁白如雪乳。华严经八十曰:菩...(一)指得四果之圣者,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四种人。[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六](参阅“四向四果”1683)...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师父来了》第六十期,本期我们再次礼请到中国佛学院的宏海法...
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行,要有一个很好的认知,要有一个由衷地、踊跃地神往和渴望的心。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家、航海家华尔特雷利曾经写过一首名为《沉默的恋人》的诗,他在诗中把激情喻为流水,诗中...
我们今天在抉择一个生命体,不管你遇到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一只蚂蚁或者一只鸟类的众生,你怎么判断这个众生,他...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学佛修行的基础。 (1)戒: 从消极面说,戒是止一切恶。诸恶不...有一座寺院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像,因为有求必应,四乡八镇专程前来祈祷膜拜,香火鼎胜每天香客特别多。一天,寺院的...
又是一年清明节,为祖先亲人扫墓祭奠的时候又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再次出现在各个通往公墓区...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据三藏的内容分成十二类。 第一个是叫契经。 契经,本来经的解释也就叫契经,那么这个地方又叫...
清净心
【佛光大辞典】
上篇:清净大摄受 | 下篇:清净慧菩萨 |
十一识之一。即尘识。尘识系由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转作之识,故称应受识。[显识论](参阅“十一识”328...
呬度
色取蕴
等无间缘性
一业所感
娑伽陀
硕法师
迦罗越
戒经
授衣节
心水
四种人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能够信愿念佛是人中芬陀利华
静水流深,深水无声

如何从讲话中知道这个人的福报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顺境与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

给亡灵焚烧纸钱有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