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僧。住慧日寺,文宗太和八年(834),从青龙寺东塔院法润阿阇梨受密教胎藏法。撰有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一卷、大毗卢遮那经阿阇梨真实智品中阿阇梨住阿字观门一卷,署名净影寺比绮院五部持念僧惟谨。[广大仪轨跋文、大日经传法次第记] p457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Kaṇadeva,...【趣入】 p1326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页云:趣入者:谓得净信增上力故;或有在家,远离恶行,受持学处。或趣非家,远...子题:三昧成就 含注戒本·戒经序:“集众善法,三昧成就。”(含注戒本卷上·三·六) 戒本疏·释戒经序:“集众善...(术语)法身冥应众生之机也。法华玄义六曰:法应则冥益。...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约初受后食以明)多论,或食僧食,若施主食,各取食分,虽四人已上,于别处食,或共一...(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赞过去七佛及弥勒并有回向结赞,皆梵语也。...【心无厌倦】 p0353 瑜伽四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心无厌倦?当知菩萨,由五因缘,普于一切正加行中,心无厌倦。...(书名)释无著之摄大乘论者。有二本:一为世亲菩萨作,一为无性菩萨作。前之一本有三译,一为陈真谛译,十五卷,二...(名数)一、欲垢,欲使他人知自己之功德也。二、见垢,于自己之功德生执着分别之见也。三、疑垢,于自己之功德生疑...(术语)次第观蕴处界之义也。别相念处了,于总相念处之前加行修此与七处善,婆沙论百八十三说之,俱舍论则略而不说...寂灭一切相的道法,是无为法的别名。...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从前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到大海里去采取沉香木,经过了好几年,才采得一车沉香木,欢欢喜喜地带回家里。他把沉香木送...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加分辨,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便盲目相信吃动物的身体部位能滋补与之相应的自己的身体部位。比...凡是修念佛法门的,一定要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念佛不能去求得开悟、得神通、得人天福报,甚至到阴间多块元宝,这...
母亲信佛,却并不彻底,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吃素,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敬畏与信仰。不过,在母亲相对狭隘的认识里,她认...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大厨TimLove走访了CNN的5对5热坐,并且解释了为何吃肉为酷,而吃素不酷。 这次走访辩论,在网上引...
世相无常,诚可叹悼 相见以来,忽然已经有六年了。不但岁月更替,就是朝代也出现了更替。世相无常,实在可叹可伤。...
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个很大的差别:小乘佛法偏重智慧,他修无常、无我的智慧,他不偏重修福德;但是大乘...
前段时间有事路过家乡,晚上到一老朋友傅居士开的茶馆坐坐。这家茶馆很有特色,不提供打牌等世俗的娱乐。茶馆就像一...
惟谨
【佛光大辞典】
上篇:惟净 | 下篇:惟俨不为 |
(杂语)东京梦华录曰:九月重阳,都下开宝寺仁王寺,有狮子会。诸僧皆坐狮子上,作法事讲说,游人最盛。...
伽那提婆
趣入
集众善法三昧成就
法应
别众食戒约处辨犯
七佛赞呗伽陀
心无厌倦
摄大乘论释
七垢
三义观
灭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沉香木

不可盲信吃动物身体能补己身
修念佛法门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

素食的人生体验与感悟
肉食与素食者巅峰对决:吃什么才对

境遇不好,应当退一步来想

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