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夏季七月至九月三个月间之入浴。亦即以水冲汗。禅苑清规卷四浴主(卍续一一一·四四八下):“烧汤至日,斋前挂开浴,或淋汗,或净发牌。”[禅林象器笺文疏门] p467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袈裟受法、受三衣法、比丘受三衣法、尼受三衣法 子题:下衣受法、五条正衣受法、割截衣持、屈[袖-由+聂]衣持...(术语)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又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术语)称阿之一字。以此为金刚不坏之体性故也。大日经二曰:行者谛思惟,当得不坏句。...魔界的女子。楞严经说: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鉴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观法之行相。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八下):“若不解大乘经...(杂语)谓人之死时。如最后之念佛,最后之教诲等。...【四谛与二谛相摄】 p0461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问:如是四圣谛,为世俗谛摄?为胜义谛摄?答:胜义谛摄。何以故...(杂名)十刹之外,甲于禅刹者。象器笺一曰:支那甲刹,有龙朔山集庆寺,华严山显报寺等,不得尽录。日本甲刹有平安...(一)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出家、在家之男女。(参阅“四众”1763) (二)指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亦名:缦衣受法、受缦衣法、下众受衣法、缦安陀会受法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先明对首持二衣法。萨婆多,沙弥受戒...(术语)七慢之一。于等者而谓为我胜,于胜者而谓为我等之慢心也。...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要按照密宗的说法,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身为本尊...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认为对了一半。就是说你在修一个法门,如果你只是想生起善根,...
佛陀涅槃百年后,当时的印度由强盛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所统治,阿育王初闻佛法,就对佛教非常崇信,数次延请比丘到王宫...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大家要注意── 他说:十习因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的,但是站...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法虽然教我们不要贪求,但却教我们要求愿,如此一来,个...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迎的,就是天台宗的判教。为什么天台宗的判教受到中国历代修学...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难以一帆风顺,常是苦多乐少。烦扰困于心,无以解决,常纠缠不去,积郁成疾。...
既然如此简单明了,佛何不直接就告诉人们念佛求生就行了,何必开那么多法座,讲那么多经,特别是那么多圣道门的修行...
淋汗
【佛光大辞典】
上篇:植物崇拜 | 下篇:堙罗婆那 |
(喻)弘大的誓愿,可度一切众生到彼岸,故喻之如船。往生要集里说: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
三衣受法
庄严
不坏句
魔女
观行
最后
四谛与二谛相摄
甲刹
四辈
沙弥受衣法
过慢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冒死求法心不悔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圣严法师《合乎因果的追求》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僧家之待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