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谓人之死时。如最后之念佛,最后之教诲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袈裟之一种。以鸟之羽毛所制之法衣。[四分律开宗记卷六](参阅“袈裟”4784) p4283...【无因无缘见】 p1071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七页云:诸有此见,无因无缘,令有情杂染;非因非缘,而有情杂染。此...(一)佛陀本其慈悲以化度众生,犹如舟筏之引渡受难者。又作慈航。万善同归集卷下(大四八·九八七中):“驾大般若之...多罗树,梵语 tāla,为高大之植物,极高者可达二十五公尺。故譬物体之高大,常谓七多罗树,言其较多罗树高出七倍。...(术语)无量无数之佛身无边际,谓之身云,又言现种种之身而荫覆众生如云也。吽字义曰: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故,化作...(杂语)人之精神气力也。药师经曰:无有非人夺其精气。...【十烦恼所缘】 p0117 瑜伽五十八卷五页云:如是所说十种烦恼,亦缘事转,亦缘烦恼。谓十烦恼,皆与自地一切烦恼,...(界名)极乐世界之异名。平等觉经曰:速疾超便可到安乐国之世界,至无量光明土,供养于无数佛。教行信证五曰:谨案...【兜罗緜】 兜罗,此云细香。苑音义翻冰。或云兜沙,此云霜。斯皆从色为名。或名妒罗緜,兜罗树名,緜从树生,...【加行】 p0525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页云:加行者:谓为获得自胜义利,猛利乐欲为所依故;或怖当来堕诸恶趣,或怖现...胜解行菩萨者,谓住胜解行地中,成就菩萨下中上忍,由其安住菩萨种姓,始从初发大菩提愿,乃至未入极欢喜地,未得出...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修药师法门能够容易持戒圆满?第二个问题是...
这些未来和现在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方是指光明的地方。地藏菩萨常常是在黑暗的地狱,南方是有光亮...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长途摆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们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这一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把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处事中的责任和义务都讲得非常到位、非常明...
言色相和,无相违戾。这是佛教导我们,夫妇之间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彼此之间的语言能够和软,面色经常带着笑容,感...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他会思考的越多。越是优秀越是努力,这一现象的根因在于,优秀的人总能看到比自己更好的,而平庸...从古以来,出家的大德,一天都要算几回账。早上起来摸摸头,我把头发剃得光光,当出家人,为的了生死,究竟生死了几...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
最后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最明 | 下篇:最后心 |
佛十号之一,因佛能调御修正道的大丈夫。...
翅夷罗
无因无缘见
慈舟
七多罗树
身云
精气
十烦恼所缘
无量光明土
兜罗緜
加行
胜解行菩萨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供养地藏菩萨,所住的地方就能得这十种利益
摆渡自己的心灵

无论离合,婚姻都是一场修行

夫妻感情和美是怎么修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