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九卷。清代心圆居士撰,火莲居士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辑录指月录及诸家灯史所载宋代应庵昙华以下,至清代之茆溪行森,共收禅林缁素一四○人之本籍、略传,于诸师机缘法语之后,一一附拈提评唱,以引导学人直入佛法之正道。 p495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以一乘之因果为法华经之宗旨。为天台宗所立法华五重玄义之第三。法华经以一乘之因果为宗,此因果之宗为修行之中心...位于上海静安寺路,路以寺得名。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原名沪渎重玄寺,唐改称永泰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术语)佛菩萨顶上之圆光也。大阿弥陀佛经曰:诸佛顶光不及弥陀顶中光明。观无量寿经曰:顶有肉髻,项有圆光。...凡十卷三十一品。唐代义净译。略称最胜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此经乃金光明经之别译本。为金光明经之译本中最后...(仪式)皇帝诞日。诏选高德僧入内殿赐食加厚嚫。寻文起于后魏之间。多延上达徼福寿。唐自代宗置内道场。每年降圣节...即指文字。盖文字乃以形为体,故称之。楞伽经卷二(大一六·四九四中):“形身者,谓显示名句,是名形身。” p378...【广大殊胜】 p1324 摄论三卷四页云:广大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故。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生死相续,皆由十二有支,谓从无明乃至老死。 一、无明支 以行蕴中无明为体,不取余法,斯乃与行得为因缘,此...(术语)无余残无余蕴也。谓事理之至极也。如无余涅槃,无余说,无余修等。...(名数)又曰四见。亦曰四执:一迦毗罗,计一。二优楼僧佉,计异。三尼犍子,计亦一亦异。四若提子,计非一非异。见...亦名:受随相资 子题:坛场受体、受后随行、有受无随直是空愿之院、有随无受此行或随生死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说:不是的,要顺其自然,也就是要正常。要无所挂碍,要无我才...大家来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上说,善男子善女子持念佛名,一天乃到七天,一心不乱,临命终时,蒙...
第一能变叫异熟能变。好,再来,二变呢?二变,把笔拿起来,叫做思量能变。 思量能变就是第七意识,老是以第八意识...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佛陀出世以后,看到我们颠倒众生,我们没...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子是魔王眷属,完全不是佛法乎!今之此种,到处皆是,而无目之...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时候乞到了,有时候甚至没有。没有乞到饮食,回来怎么办?那只...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结缘,还要与其他道的众生结缘,甚至饿鬼道、畜生道,都要结缘...问: 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法师文钞》不可不读,这样说如法吗?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
揞黑豆集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丧葬仪规 | 下篇:吃茶养生记 |
(人名)须大拏之略。太子名。...
因果为宗
静安寺
顶光
金光明最胜王经
内斋
形身
广大殊胜
十二因缘(二)
无余
外道四宗
受随二戒相资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念佛有何窍门
念佛怎样对治昏沉散乱

唯识中「思量能变」的含义

【推荐】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印光大师《识别正邪》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