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原为刺探之意;于禅林中转指师家之勘辨。临济录(大四七·四九六下):“上堂。有僧出礼拜,师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头好!’”[从容录第三十二则] p45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全称六蔽心。蔽即覆蔽之义,覆蔽吾人之清净心有六种恶心。即:(一)悭心(悭贪心),指众生因悭蔽覆于心,不能行于...(书名)十卷,唐希麟撰,即续一切经音义也。慧琳音义,依开元释教录,从大般若经起,至护命法止。惟自开元录后,相...【三种寂静】 p0178 瑜伽七十卷一页云:复有三种寂静。一、诸恶寻思,不能扰故。二、不为诸相所动乱故。三、任运于...调和各种香而成之丸粒,乃密教修护摩法时所用供物之一。行法时,投诸炉中,烧以供养。盖丸香系以丁子香、白檀香、沉...(术语)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为...(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p078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一卷一页云:问:何故阿罗汉惟住无记心而般涅槃?答:...巴利语 sabbe dhammā anattā。又作一切法无我。乃如来所说四法本末之第三法本末,亦为四忧檀那法之一。增一阿含...(物名)佛钵名。五分律十七曰:佛在苏摩国自作钵坯,令窒师烧初成,金钵次成。参照苏摩国钵条。梵Somapātra。...【解脱胜处遍处修习次第及所引功德】 p1236 瑜伽十二卷八页云:复次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次能制伏。既于...(杂名)禅家保护众僧食料,报有无于典座之僧职也。任之者谓之看粮师。...礼佛大忏悔文...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这个不杀生我们再谈一下。《楞严经》不杀生的定义更广。诸位你看《楞严经》讲不杀生,它讲杀盗淫妄四种清净明诲,它...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来很多贤人哲士,都会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诠释,来传播。中国的话本小说、野史笔记,常常有这些记...
在《地藏经》中,世尊对普广曾说,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志心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是庸医了,医病增病,越医越病即非是医师而是病师。宗教师只应人所求,应人所问已经是庸师...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简称《占察经》;《地藏...
在古德的开示上说: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第一种人,他执着在有相的因缘,这种人大部分是人天种姓的...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仁波居士是苏州人,在苏州灵...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佛为什么要和我们说这些,就是要我们不能只是看到眼前那么一点...
探头
【佛光大辞典】
上篇:探险 | 下篇:探题 |
【嗔心所】 嗔又作嗔恚、嗔怒,为三毒之一,十烦恼之一,系指对有情怨恨之精神作用。嗔心所,为心所有法的根本烦恼...
六蔽
希麟音义
三种寂静
丸香
导师
拈花微笑
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一切诸行无我
苏摩钵
解脱胜处遍处修习次第及所引功德
看粮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吃肉,不只是跟众生结恶缘

今生的际遇,是前世修来的

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菩萨
庸医治偻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真为生死而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