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指涅槃。寂,无烦恼之意;常,无生灭之意。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上):“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p450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天台宗第一祖龙树菩萨、第二祖北齐慧文、第三祖南岳慧思、第四祖天台智顗、第五祖章安灌顶、第六祖法华智威、第七...(堂塔)阿育王为佛以后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奉安佛舍利,及供养僧众。据善见律毗婆沙一,谓阿育王统领之国,其...【世间诸法差别】 p0512 瑜伽六十五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五相故;建立世间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一切清净色,及清...又作共有法。单称俱有。同时存在为一类聚而互不相离之关系法。如心王和心所、地水火风之四大、生住异灭之四相、得与...【清净】 p0958 如四清净中说。 二解 如增上戒学差别中说。 三解 此说静虑等清净。瑜伽四十九巻十九页云:又卽如是...复次若诸菩萨性是利根,云何复令修练根耶?谓令依利软根引发利中根,复依利中根引发利利根故。前已说一切菩萨性是利...谓心惛昧劣弱卷局。总名心昧劣性。...(术语)同于权化。自本地权现垂迹之化身也。最胜王经七曰:世尊金刚体,权现于化身。...(杂名)又曰背光。在佛背后之圆光。就木佛,画像而云。...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残宿内宿亦作四句:一、是残宿非内宿今日受食安界外,不共宿,非内宿也。得堕。二、是内非残...(术语)六大四曼三密如其次第,配于体相用之三大,是常规也,然依秘藏记,则四曼各通三大。秘藏记末曰:曼荼罗,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有情无情皆是无常,令生觉悟,舍无常故。 二为破不净轮。有...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的道理,但由于他没有腿,所以不...赵州禅师,与他的侍者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 文远便去彼中立,云:...
有所求即遭受苦,没有想要求时就快乐。 菩提达摩在论中说: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
凡夫的心总是心猿意马,漂浮不定,好比躁动的猿猴一样上窜下跳,流荡散乱;又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四处奔腾,难以驾驭。...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娑婆世界佛宝的力量太薄弱了,大部分遇到的都是妄想的境界。你...信仰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的学习 在佛教信仰里,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将会在未来接替阿弥陀佛,...
昔日,佛陀曾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这世间有四种修行人,是哪四种呢?第一种人是身安乐心不安乐;...
寂常
【佛光大辞典】
上篇:寂留明菩萨 | 下篇:寂透 |
(故事)高齐僧稠禅师,以锡杖解两虎之斗。续高僧传十六(僧稠传)曰: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闻两虎交斗咆响...
天台九祖
阿育王塔
世间诸法差别
俱有法
清净
复令修练根行
心昧劣性
权现
后光
残宿内宿一异
曼荼罗通三大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悲华经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

怎样才能让心变清净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慧律法师:信仰观世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