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grāhya-grāhaka。能取(梵 grāhaka),即“能把握”;所取(梵 grāhya),即“被把握”。能取为认识对象之主体,所取则是对象。即能识者之心、意识等,称为能取;而所识之色等外境,则称所取。显扬圣教论卷五说明能取所取之意(大三一·五○二中):“能取义者,谓五内色处,心、意识及诸心法;所取义者,谓外六处。”[唯识二十论、中边分别论卷上、大乘庄严经论卷二] p429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无表与表异大种生】 p1089 俱舍论十三卷十一页云:前说无表、大种所造性。为表大种造?为有异耶?颂曰:此能造大...子题:律仪之戒通遍尘沙、化教十善随境成行、律仪假缘受得、世善随意自修 戒本疏·解开名义:“问:‘律非类通,非...(譬喻)疑念深入于心,譬如根。万善同归集六曰:智刃绝挥,疑根顿断。楞严经二曰: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转轮王乐】 p1409 瑜伽四卷十四页云:又人趣中,转轮王乐,最胜微妙。由彼轮王,出现世时,有成就七宝,自然出现...(杂名)禅者之小屋。中阿含经五十二曰:在无事处,住禅屋中。...(术语)智慧之别名。佛地论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大乘义章十四...又名解脱衣、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等,是袈裟的别名,因袈裟是志求解脱的人所穿的衣服。...(名数)梵网经所说,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见梵网经下...凡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五方便门,尾题作五方便念佛观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系阐说念佛五门及其入方便之...1、色光和心光。色光又名身光,即佛身上所发出来的光,吾人的眼睛能够看得到;心光是佛心所发出来的光,它恒常照护...(动物)转轮圣王七宝之一。名马王婆罗醯,住大海之洲内,有眷属八千,若转轮圣王出世,则取最小者为马宝。见经律异...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一、行善积德篇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们心中所求很快如愿。 答:日行一善,最快。 日...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你们应当专念以自修。什么是专念?比丘们!当行时,应如实知行;举...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是最稳当最方便易行的法门。念佛可横超三界苦海,往生西方极乐...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道我们天地万物,都是无常法,都是因缘生因缘灭。 这一句话,会觉悟到很多:不...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戒学实乃学佛之基。佛陀涅槃前就教示佛弟子应以戒为师...
我们要止息一切的恶法,因为我们过去生当中,有很多的烦恼习气,不好的习气也是有,善的习气也是有。我们面对不好的...问: 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的区别在何处?若要出家,应具备什么条件? 大安法师答: 区别在什么地方?首先从自力的角...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
能取所取
【佛光大辞典】
上篇:能依 | 下篇:能所 |
(术语)以香作佛形而烧之,谓之印佛。瑜伽行,舍遗之徒,有印佛读经之事。见真言修行颂二。...
无表与表异大种生
戒善两分
疑根
转轮王乐
禅屋
明
解脱服
七逆
五方便念佛门
二光
马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推荐】方海权《日行一善》

善护六根,恒持正念

念佛之现实利益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在家居士的三种戒

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生怠慢轻视心
出家与在家修行的区别和出家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