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五方便门,尾题作五方便念佛观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系阐说念佛五门及其入方便之次第等。初说行者念佛时从浅入深之次第,即凝心禅、制心禅、体真禅、方便随缘禅、息二边分别禅;次叙圆观无浅深之浅深念佛五门之来意及入方便之次第;更举大宝积经卷一一六之一行三昧,及卷八十九之画像观礼文;终乃就化法四教而说行者之念佛。[佛祖统纪卷二十五、乐邦遗稿卷上、净土指归集卷上、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录、入唐新求圣教目录、净土教之研究(望月信亨)] p107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天台之初夜偈曰: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有味着】 p0541 显扬五卷十六页云:问:何义,几种,是有味着?答:爱见多分自在转义故。一切少分,是有味着...1、智德俱尊的人。 2、阿罗汉的尊称。...又作八祖相承。即指密教初祖大日如来、二祖金刚萨埵、三祖龙猛、四祖龙智、五祖金刚智、六祖不空、七祖惠果,惠果以...(1621~1677)明末临济宗僧。姑苏吴郡长洲(位于江苏)人,俗姓许。字竹庵,别号藕庵。十九岁礼云栖寺晟公披剃,二...(经名)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一卷,宋法贤译。是说百弟子之德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德者。与增一阿含经之弟子比丘尼...(名数)一、理和,二乘之圣者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种:一、戒和,谓同...即指菩萨在成佛之前,于等觉位再度重返人间修习自凡夫以来所作之事,使其一一契合真理(即成就玄妙),此谓入重玄门...非寺名,乃统称一向专习小乘不兼大乘之寺。于显戒论卷上所引大唐西域记之载,录有当时之印度及西域,专习小乘而不学...亦名:结三小界不竖方相、三小界结法不立界相、小界结法不立界相 子题:三小界体、说戒直坐、自恣圆坐、三小界并指...(杂语)识者识心,心法也,神者神魂也。无量寿经下曰:魂神精识。三论玄义曰:识神俱表。...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的心。 一、锻炼 首先解释「锻炼」两字的意义。古代的武士、剑...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
信愿念佛,一则可消灭过去造的罪业,二可息除眼前的烦恼,三者未来命终得生极乐净土。有信心有愿力的念阿弥陀佛,同...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初生,三、明欲生乐生也。此即第一,明六天行淫。论云:如是所...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我就会联想起中医《黄帝内经》里面所讲的怒伤肝、喜伤心、忧...问: 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
【原文】 余母舅金赤城守赣州,因入觐归家,夏感疟证,隐几假寐,梦公署役人环列其左,出家缁流环列其右,复一老人...
净土法门中,有一种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能够用功的昼夜经行念佛方法,叫般舟三昧。什么是般舟三昧呢?...
五方便念佛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方便 | 下篇:五日八讲 |
(传说)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诃迦叶欲结集三藏,议言谁能结集毗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
初夜偈
有味着
尊者
真言宗八祖
真衍
阿罗汉具德经
二和
入重玄门
一向小乘寺
摄僧三小界不竖方相
识神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念佛人同时获得这三大利益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蝇头蜗角,迷人心志,世出世法,两皆亏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