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用语。谓于五日中,分八座讲说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始,至第五日之朝座终。依据法华经传记卷三唐慧明传载,慧明应天人之请,分八座开讲法华经,为法华八讲之始。 p107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净观自性】 p0330 大毗婆沙论四十卷七页云:问:不净观、以何为自性?答:以无贪善根为自性。修定者说:以慧为...乃修行佛道所必经之四种过程。首先须信乐佛法,其次了解佛法,进而身体力行,最后证悟其果。 p3721...梵语 danta-kāstha,巴利语 danta-kattha 或 danta-pona。音译作惮哆家瑟詑、禅多抳瑟插。又作齿木。即磨齿刮舌之...(术语)入无余涅槃而灰身断智也,即无余涅槃之证。...佛教以外诸派学说,有关形上学方面之见解,可分成有、无、亦、非等四句。即:(一)有句,如执着必有我身,此即常见。...(名数)一时外道,以时为生因者。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为生因者。三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为真我...东晋僧竺道生之故事。相传道生尝于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阐述“阐提成佛”之说,时群石皆为点头。故后世有“生...指次第成行而不错乱之树林。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六下):“七重行树皆是四宝。”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中(大三七·三...十三阶住位之意。又作十三行。即菩萨从因至果之行位,可以十三阶类别之。菩萨地持经卷九载,菩萨十二住摄一切住与一...(术语)密教之戒法也。亦云佛性戒,三摩耶戒。...禅宗公案名。唐代曹山本寂禅师以居丧期满比喻悟道时,心身脱落之自在境界。从容录第七十三则(大四八·二七三上):...大悲咒修持仪轨...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我给大家讲个真人真事吧!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名为《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朗是大家公认的当代美国思想家,他很富...
问: 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也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平时也常常持念...
对于往生净土的行人来说,他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在家居士都有妻子,那是不是非得要断淫欲呢? 这里就有一个观念要...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佛陀突然离开大道,转而带领大众避入草丛。 对于佛陀这样的行...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行持易而收效宏,为未法众生之解脱宝筏。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纲宗。若...一个居士问:师父,佛经说念佛诵经可以消灾健康,为什么我仍在生病?难道佛法不灵?我疑惑很大,不想学佛了。 师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有一天,阿那邠邸长者前往佛陀住处,顶礼佛足后,恭敬地坐在一旁。佛陀问道:...
五日八讲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方便念佛门 | 下篇:五日十座 |
(修法)密教所修之护摩,有内外二法,如六种护摩法,用火坛乳木等焚火者,为外护摩。以是为心外之法故也。不向火坛...
不净观自性
信解行证
杨枝
无余灰断
有无四句
三十种外道
顽石点头
行树
十三住
佛性三摩耶
曹山孝满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佛子之行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要生起厌离心,须作七种不净观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黄金贼

净土法门实修之要径
佛法为什么不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