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至那。据翻译名义集卷三脂那条载,“脂那”一词,凡有二义:(一)指“支那”,意即文物国,乃赞美此方为衣冠文物之地。如大唐西域记卷五所说之“摩诃至那”,即指“大唐”。(大五一·八九四下):“大唐国在何方?(中略)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二)指“指难”,为边鄙之意,即贬挫其地非中国之语。 p429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顿渐二机】 修唯识行的菩萨,以其种性之不同,复有二种,就是顿机与渐机,因此而有证果迟速有所不同。顿机者不修...【学法】 p1381 瑜伽六十六卷十七页云:复次云何学法?谓或预流。或一来,或不还,有学补特伽罗,若出世有为法,若...中道者,谓中软、中中、中上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中上中中中软三品烦恼。...原指乱世。于佛教则指尘世、凡界,乃谓充满五浊之恶世。五浊,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又五浊炽盛,浊...(书名)十卷,明释真界纂注。瞿汝稷序曰:注之得于长水温陵者十之七,得于泐潭孤山诸家者十之二,得于上人之独见者...指庐山慧远等七人。 即宋代四明(浙江) 石芝宗晓法师取异代同修净业之高德而立为莲社七祖:始祖晋代庐山慧远、二祖...(行事)每年十二月八日(释尊成道之日)所行之法事,又云腊八。...【十二缘起】 p0114 俱舍论九卷九页云:如是蕴相,续说三生为位。颂曰:如是诸缘起,十二支三际,前后际各二。中八...(动物)拘耆罗之略。鸟名,译曰好声鸟。出于玄应音义八。...乃弘扬大乘经典之童子。即指“一切世间乐见”(梵 Sarvaloka-priyadar?ana)之“离车”族(梵 Licchavi)童子。又称...Jingxingguo 佛教术语。境,指佛教徒修行所应分别观察的诸法境界,包括佛教所讲的三科、五位、百法、四谛、十二...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无心话儿无心来,痴痴呆呆看世态, 是非曲直无须分,你听痴人来说呆。 日过三竿路旁睡,通天大腹我自在! 呆呆笑哇...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也无论你的地位、权力、财富多高、多大、多富饶,烦恼总在你左右围绕...
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世间诸事,尚有因像,况无上佛法,岂无因缘耶?今明佛法因缘,有总、有别。总约一代时教,四十...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自己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结果等到了机场才发现没有带身份证。 我们永远...
我们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是开悟,《法华经》是成佛。 《楞严经》在找本性的时候,它偏重...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是被大乘佛法所熏习,自然地就会为这个恶人宣说大乘的十二部经...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六道,很难发起出离心。所以,必须要激活!要把它激发起来,激...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公案:一天黄昏,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拜访佛陀。佛陀看到波斯匿王灰头垢脸、...
脂那
【佛光大辞典】
上篇:祖钦 | 下篇:胁 |
位于台湾高雄市。为佛光山高雄别院。于198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安座佛像,正式启用。早于1963年,星云大师于高雄市寿山...
顿渐二机
学法
中道
浊世
楞严经纂注
白莲社七祖
成道会
十二缘起
拘耆
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
境行果(sthana-carya-phala)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布袋和尚笑痴度世歌
人生是苦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有痛苦生命才有意义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差别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