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亦名:问上座白 子题:一切去长老、阎浮提最上座、上座答白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问上座白者。此一切去,阎浮高座...又作医药法。为二十犍度之第七。犍度,梵语 skandha,巴利语 khandhaka,意译作聚、蕴,即分类编集,而将同类之法聚...【桥梁】 p1390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桥梁者:由此为依,渡恶法故。...又作求子妊胎秘法。系为求子女者所修之法。修此法时先如图设坛,再向东方修之。若依大法之仪法修行时,则以佛眼、金...楞伽经云三智: 一、世间智 谓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著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术语)四智又五智之随一,成所作智之略称也。...又作三种白食、三种白净食、三净食。即乳、酪、米饭等三种白净之食,乃密教修法时,行者所食用者。一字心咒经(大一...子题:须菩提观无常空为先见佛、真供养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智论云,诸佛不以生身为礼敬也;若见法身,是名供养...为真心与妄心之并称。又作真识妄识。自性清净而恒常不变之心,称为真心;杂染虚假而生灭转变之心为妄心。诸宗派于真...(人名)佛在世时,有比丘,为贼以生草系之。比丘恐坏其生草,而不解缚,自待饿死。一切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在室罗伐...随机羯磨·杂法住持篇:“佛言,有四种断事人。若寡闻无惭,若多闻无惭者,在僧中言说断事,僧应种种苦切诃责,令无...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思想的重要经典,也是禅宗的重要典籍之一。在现代比较流行的佛...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大安法师答...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宗异耶,同耶。 答曰:律门虽则重在戒律,略兼持名,究竟同归...一、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生命。生命究竟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呢?佛法说:生命是由因...问: 弟子今年三十岁,因患有心理疾病,经济条件可以不需工作就维持生活,所以一年也不出几次家门。我一个同龄朋友...
这一生都是在做一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梦,把梦里的一切都看成非常真实,于是在梦里面就不断地在做梦,...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句话,还想请师父开示一下? 仁清法师答: ...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我初出家的时候,一到庙上去就是拜梁皇忏。那...
顿渐二机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顿渐二机】修唯识行的菩萨,以其种性之不同,复有二种,就是顿机与渐机,因此而有证果迟速有所不同。顿机者不修二乘行,直入菩萨道,此又名直往菩萨,这是五种性中的菩萨种性。此类行者是无始以来,第八识中具足无漏的菩提种子,所以又称决定种性。渐机者是五性中的不定种性,此是无始以来,具足三乘无漏种子,先修二乘行,由浅入深,先证小乘果,回心向大,趣入菩萨行位,求证佛果。
上篇:势速 | 下篇:圣教相违难 |
【全摄】 p0634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全摄者:谓诸蕴等具足五、十八、十二等,所摄。 二解 如十种摄中说。...
问一切去上座白
药犍度
桥梁
求子妊胎法
三智(三)
成事智
三白食
敬佛意
真妄二心
草系比丘
四种断事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十二因缘
这样算是厌离娑婆的表现吗

梦里五家财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